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酒泉市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王彩霞情系乡邻、共同致富

2013-12-25 22:11:26 来源: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王彩霞,女,汉族,43岁,中共党员,现担任“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园梦缘综合养殖协会”会长,三墩村妇代会主任。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凭着不屈不挠、敢闯敢拼、诚实爽快的性格,使原本穷得叮当响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迁移到瓜州县10年来,她开过商店、跑过运输、承揽过工程、收过废品,只要能够脱贫致富,再苦再累的活都干。他依靠科技,摸、爬、滚、打,用勤劳的双手开创了自己的致富路。曾先后被评选为全县“优秀务工创业者”、“劳务经济带头人”、“勤劳致富道德模范”,2009年入选瓜州县农村党员创先争优致富能人百强榜。如今,她不仅住上了漂亮的房子,用上了现代化电器、而且还拥有了“私家车”。她的创业史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移民群众艰苦创业、发家致富,也是移民乡村优秀实用人才的典范。

勤奋苦干、全力增收

王彩霞的老家原来在景泰县红水乡红岩村,一家5口人仅靠不足4亩地的责任田维持生计。疏勒河移民开发项目的实施,为身居大山的王彩霞一家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刚到瓜州时生活非常拮据,但她没有气馁,心里时刻想着如何改善贫困的生活。2003年的冬天,天气异常寒冷。有一天下午,她在去乡政府办事的路上,看到很多移民群众顶着刺骨的寒风,徒步10多公里到三道沟镇或坐车30多公里外去玉门镇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她眼前一亮,看到了商机,能在这里开办一家便民小杂货铺,既能方便群众,又能增加家庭收入。她随即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亲戚朋友一商量,决定开一间小卖部。由于资金匮乏,经验不足,刚开始小商铺的货物品种比较单一,日用品的提货价格也相对较高,货物销售起来很慢。她为了扩大规模,降低价格,通过熟人担保,采取先付一半货款,下次提货付清的方法,从群众生活相关的必需品和日常用品入手,按照多品种、小数量、勤提货、快流通的模式经营管理小店。

2005年,乡政府提出修建商业一条街,鼓励有经营能力的群众投资发展个体经济。她立即申请修建了50平方米商业门点2间,开办了隆鑫商行。她的经营品种由刚开始的针头、线脑、调味品、生活用品,到现在又增加了日杂百货、五金布匹、粮油副食等品种,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第二年,她拿出自己开商店挣的全部资金,又找熟人担保贷款,购买了一辆7座小面包车,为大家出行给予了方便。2007年初,又在玉门镇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同时在玉门镇火车站包揽了部分铁路工程,组织附近群众外出务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奋斗她已成为了移民群众中的富裕户。

苦学科技、创业致富

经过多年奋斗,王彩霞的家庭已彻底摆脱了贫困,收入明显高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但她不满足于现状,经过考察市场,她决定修建一座标准化的养殖场。2008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扶持下,王彩霞个人投资80万元新建综合养殖场一座,并牵头组织养殖大户成立了“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园梦缘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业要有技术,要懂得科学养殖。王彩霞在建设养殖场的同时,边学习、边摸索、边实践,不耻下问到处求学,多次自己开车到三道沟、玉门、瓜州向经验丰富的畜医请教。她还购买了养殖的《瘦肉型猪规范养殖》、《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牛羊病情防治》等电教片,一有空就学习,就钻研,县畜牧站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次次到场,从未缺席。目前,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65人,种植饲草面积500亩,集中修建圈舍12栋,分散修建圈舍180栋。专业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农户”的运营模式,对社员的管理、生产、销售全过程实施质量监管。

情系乡邻、共同致富

俗话说:“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自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全乡大多数群众的生活还很贫穷,王彩霞决定要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她把自家的商店交给丈夫和父母经营。凭借自己多年做生意的关系与桥湾风电场的承包商取得联系,组织了120余名本乡群众到风电场打工挣钱,他们不怕苦、不怕脏、勤勤恳恳干工作,给老板留下了好影响,打工群众每人都挣了1万多元。在她的带动下,仅三墩村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00人以上。为了带动全乡群众共同养殖致富。她积极与酒泉、玉门的大型养殖场联系,为本乡养殖户赊欠猪仔、羊羔、饲料,由养殖协会统一提供饲料、养殖技术,统一回收、出售,消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保障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她的勤奋和诚信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为全乡的农户养殖致富开辟了一条阳光大道,真正带动了一方百姓养殖增收致富。

谋划发展、再创天地

发展规模化企业,2012她又成立瓜州紫艺园生态经济林有限责任公司,以生态农业为基础,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发展集中种植、养殖、林果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带领群众走科技增收致富的道路。她计划今后要常年与农户签订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合同,进一步扩大“公司+协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链共同发展,带领全乡群众走畜牧养殖增收的致富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乡群众共同致富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甘肃 致富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