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陈月兰发“羊财”不失党员本色

2013-12-25 22:11:26 来源: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陈月兰、女、现年41岁、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安定区高峰乡贡马村六社村民,家有6口人,有耕地面积34亩。近年来,她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产业富民政策,按照乡党委、乡政府在发展马铃薯和畜禽产业中提出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她抢抓“双联惠农贷款”资金扶持的杠杆促进和乡政府进行种养植(殖)扶持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和特色规模养殖,依靠灵活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想方设法不断扩大种养植(殖)规模,在坚持科学化种植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种植品种,对畜禽品种进行改良扩繁,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逐步走出了一条依靠马铃薯良种扩繁和肉羊规模养殖而发家致富的道路,陈月兰在努力改善自家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还积极宣传引导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马铃薯种植、规模养殖等项目,成为了全乡致富能人中的佼佼者。2007年以来,先后被市、区评为“劳模”、“致富杯”、“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2010年5月光荣地当选了“甘肃省劳动模范”,成为全乡马铃薯种植和特色规模养殖的一面旗帜。

起步艰难,收入微薄

2000年以前,陈月兰和众多出身于黄土地的农家妇女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辛勤耕耘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但始终未能摆脱窘迫生活的境遇。全家6口人中只有她和丈夫两个人是主劳力,耕种30多亩土地,但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广种薄收、灾害频发,产粮收入低,一年辛劳下来,依靠种地全家年纯收入不过1万元,只能满足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所需,勉强解决温饱问题。生活相当拮据和困难。

大力帮扶,成效显著

陈月兰头脑灵活,敢闯敢干。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特别是对科技种养植(殖)方面的知识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2012年春,随着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有效开展,高峰乡紧跟时代脉搏,根据养殖业见效快、发展可持续、群众比较容易接受的特点,同时结合辖区内饲草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把“大力发展养殖业,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作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号召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党的“联村联户、富民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在脱贫致富的急切盼望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扶持下,她硬是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怕输的干劲,经过对周边市场认真调查后,2012年她申请了“双联惠农贷款”5万元,第一个踊跃报名并充分利用自家空置场地成立了高峰乡鸿瑞肉羊养殖场。建起了高标准的羊舍及配套设施,从一名种植能手发展成种养结合的创业型代表,从一名贫困户发展成了全村乃至全乡的产业致富带头人。

2012年陈月兰在马铃薯种植中获得收益达4万多元,尝到甜头的她在今年共流转土地150亩,其中种植马铃薯原种21亩、黑美人马铃薯29亩,并种植红豆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100亩,投资40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的肉羊养殖场,养殖规模达到200只以上,育肥牛10头以上,在陈月兰的先锋引领带动下,她所在的贡马村种植陇3马铃薯原种500亩,种植商品薯黑美人2000亩。全村新建圈舍50间,发展3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50户,成立了贡马村马铃薯种植协会和肉羊养殖合作社。使群众真正尝到了依靠马铃薯产业和规模化养殖增加经济收入的甜头,增强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随着种养植(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收入的逐年增加,勤劳致富后的陈月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她常想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算富。近两年还积极帮扶本村贫困户发展马铃薯和养殖产业。目前,她共帮扶21户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子,其中贫困党员7户。由她申请成立的贡马村马铃薯种植协会,目前会员已发展到160余人,其中吸收党员23人。协会为广大群众提供化肥150吨,帮助群众销售马铃薯鲜薯5000多吨。在协会的推动和她的带动引导之下,2012年,贡马村涌现出了更多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人均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亩产量有的达到万斤以上,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的占20%,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到10户;同时养殖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羊只总存栏量超过1500只,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90%的农户都念起了“养羊经”,依托政策扶持建起了高标准的暖棚圈舍,户均养羊存栏都在30只以上,逐步走出了一条“种草—养殖—沼气—肥田—增收”的良性发展趋势。也为全乡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她发了“羊财”后,并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主动现身说法,经常走村串户传授她的成功经验,给周围的农民一笔一笔地算种植马铃薯收入和养羊经济帐,给一些新养羊户介绍“羊经”,鼓励他们也走上了养羊这条致富路。积极帮扶本村其他有养羊愿望的农户,并与帮扶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书。一年来, 陈月兰与本村养羊专业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互帮互扶、互促互带,大力发展养羊业。全村养羊户人均养羊收入5000元,户均接近2万元,真正起到了产业致富和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对今后的发展,陈月兰显得更加信心十足,在继续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她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规模养殖,在增加自己收入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畜草产业。这就是一个种养大户的真实写照,不但自己思想解放,办法多,致富快,并且善于引导周围群众改变观念,积极调整种养结构,增加经济收入。现在她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为把高峰乡打造成马铃薯良种扩繁第一乡积极做贡献。继续为本村群众的致富奔小康带好头、领好路。

平凡孕育伟大,奋斗成就辉煌。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陈月兰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普通追求,升华着个人的人生价值。当前陈月兰的养羊场初具规模,基本达到科学饲养的标准,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养羊事业发展上去了,但陈月兰的努力却未停止。她总是说:尽管自己的养羊场有了一定规模,但这样的规模还很不够,与农民想致富的强烈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相比,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随着羊肉市场行情不断看涨,价格一路飙升,她坚信养羊是个好项目,要再接再厉,将养羊进行到底,在未来的两年内努力使羊存栏量达到500只以上。下一步,她期望能够继续在区扶贫办的热心帮扶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适当的时候将全乡各村的养羊户组织起来,学习科学的养殖技术知识,做到科学饲养、科学管理,以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现在的陈月兰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党的‘双联’好政策,没有乡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扶持,我不可能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万里长征第一步,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产业发展致富道路上,她努力争取创出品牌、夯实基础,为打造高峰肉羊养殖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陈月兰的理想和奋斗方向,也是她追求的人生目标。(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甘肃 党员 致富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