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发生后的短短数小时之内,一支人数达到3万的救援部队迅速集结挺进雅安灾区,从搜救、侦察、道路、通讯、电力、医疗等全方位进行专业救援。
海南日报记者梳理媒体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时发现,5年前的汶川地震时,地震发生于14时28分。震后72分钟,中国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启动国家二级救灾响应,并于当天22时15分,将响应等级提升为一级响应。
芦山地震第五天,中国地震局发布了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烈度图。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派出330人的现场工作队,对灾区的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进行了全方位调查,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绘制的烈度图,对灾害损失评估、灾后重建规划、研究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汶川地震后,地震烈度图是在震后100天才在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公布。当然,汶川地震影响范围大是地震烈度图姗姗来迟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作队先后在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等地区开展现场调查,调查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
“经过了汶川地震的考验和这些年的经验总结,这次地震的应对可以看出能力上有明显的提高,无论应急反应的速度,还是整个安排的整齐有序,都比汶川地震时有大的进步。”芦山地震发生后,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李京接受媒体采访认为,汶川地震刚发生时,对于灾害信息的迅速收集和分析重视得就不够,所以对于灾情的掌握上就慢了一拍,“汶川地震发生时,没有马上启用航空遥感技术和其他的信息收集技术来收集关于灾情的情况,而等到决定采用的时候天气又不好了,所以信息获取晚了很多。而这次我们从网上看到,灾害8点02分发生,9点18分就已经派了直升飞机前去获取信息,了解灾情,中午12点,我们已经可以从电视台和网上看到航空遥感的影像,并据此分析受灾情况,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政府部门在这次救灾反应的速度超乎想象。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中国多山的雅安发生大地震之后的几个小时内,救援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在房屋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抢修道路。
英国BBC广播公司报道,芦山地震后,中国各级官方反应明显快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地震发生后官方不断发布最新统计的死伤数据,并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了救援。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经历过灾难又挺过来的社会,果然是比原先更强韧与沉着。
日本NHK电视报道,这次救灾活动比5年前的汶川地震“更有秩序和经验”。
虽然芦山地震的烈度远不及汶川地震,但从外界通往芦山、宝兴、天全等县的道路状况,却远比汶川地震时,从外界通往重灾区汶川、北川、青川等地的道路状况恶劣得多。
记者随救援部队前往芦山县双石镇救援时发现,在那段长约20余公里的道路上,有10余处路段,塌方和山体滑坡带来的巨石和泥土死死地挡住了前行的路,救援队员只好费力翻越,徒步救援。
通往宝兴县城的路也是如此,大多是峡谷路段,大小塌方不计其数,路边被砸毁的车辆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