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苏州对口援建的孝德新城在规划中融合了苏州园林和川西民居特色,具有浓郁的江苏南水乡风情。图为孝德新城正在规划中的水街一角。(来源:绵竹政府网)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绵竹遭遇重创,但灾后重建,绵竹却成功实现了“三年进步二十年”的跨越,住房、教育、医疗、福利院等大批民生项目竣工,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社会事业向前推进了二十年。
安静的公路上没有太多的车辆,公路两侧生长着高大的水杉树,在今年少雨的气候中长出了别样风姿。
一旁的绵竹市工作人员贺进飞称,如果是在三月份,这里可以看到大片盛开的油菜花,那情景很美。美的不只是油菜花,走在绵竹的土地上,很容易就能发现让人惊叹的田园风光,以至于你很难想象五年前这里是一片废墟。
2008年,与汶川只有一山之隔的绵竹在大地震中遭遇重创。绵竹市共有11117人遇难、37209人受伤、251人失踪;18万户城乡居民住房倒塌和严重受损;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业设施等大部分损毁,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系统一度瘫痪;机关、学校、医院等受损严重;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全部停工停产,工业企业损失面达100%,全市经济损失总量达到1423亿元。
这一年,在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中,绵竹市由曾经的第4名一路滑落至第34位。
但五年之后,绵竹又强势回归,成功实现了“三年进步二十年”的跨越,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相关调研结果,短短数年,绵竹市住房、教育、医疗、福利院等大批民生项目竣工,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社会事业向前推进了二十年。
绵竹市,一个曾跌落谷底的城市是如何绝地反弹,浴火重生的呢?
大格局重建
绵竹的未来将是什么样?这个问题,绵竹人从五年前一直追问到了现在。
“绵竹,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您是不是知道她有多少耕地、林地,多少山地、平坝?是不是知道她什么地方能搞工业、什么地方适合搞旅游?什么地方宜种植、什么地方才能搞规模养殖?是不是想过这里生活多少人才感觉既热闹又不拥挤,搬到哪里住才感觉既方便上街、上学、上医院,又方便上班、种地?是不是知道我们缺乏水资源,必须节约用水?是不是知道我们的土地、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必须保护性利用?”
绵竹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刘玉颇为自豪地对《小康》记者诵读了上面的一则信息,这是2012年底绵竹市向人大代表及民众征求空间规划意见的征询函,听起来极富诗意。而“全域绵竹”,就成了绵竹人再度探索城市发展规划的一个新起点。
走在绵竹市的土地上,随处可见严整有序的规划痕迹,空气清新、土地干净。
在刘玉的概念中,现在绵竹城镇的形态可以被概括为“有机疏散”,而不是简单的城市化架构。在绵竹的震后重建进程中,政府没有刻意将人聚集到中心城镇与中心城区,而是通过严谨规划,逐步形成了重点镇、小镇、大村的大格局。
2008年,灾后半个月,绵竹市就启动了重建规划,邀请中国城乡规划研究院和美国麦肯锡公司对绵竹重建进行了专门规划。其时担任绵竹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刘玉认为,绵竹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恢复到灾前的生产生活秩序。
但绵竹做的不仅仅是恢复,他们基本上重新创建了一座城市。
作为极重灾区,绵竹的城乡基本都是重新建设的,一方面各级政府历史包袱较少,援助力度大,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使得绵竹站在经济、文化、社会三方平衡的起点,并需要保证三方的平衡发展。
绵竹的震后重建规划及相应的城镇体系规划一经确定,很快就进行了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配置。刘玉说,在中心镇,政府按照小城镇予以布局,各类卫生文教体系完整,很快形成了规模效应。在相对较小的镇,亦形成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格局。与之同步的基础设施配置也按不同类别迅速到位,目前,该市的天然气已经延伸到村子的聚居点。但如何保证农民接受这些由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呢?
“通过公共服务配置吸引农民去聚居点,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农民自然愿意过来。”刘玉称。不过政府也遇到过小小的障碍,“一无所有的农民肯定愿意过去,但在地震中损失较小的农民,有的就不一定愿意集中过去了。”怎么办?只能慢慢做工作。“我们一直是这样的指导思想,在这过程中的成本则由政府配置。”
绵竹在重建过程中充分吸收外来经验的精华,其新农村建设的明显特点是,各地受援助地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的影响很大但又有创新。在北京师范大学调研组的观察中,绵竹九龙沿袭江苏“造景、造产、造人”的社会管理理念,并吸纳和发展了援建人员“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机制和态度,相继建成了遵道年画传习所、九龙水街、滑草场等一大批旅游公共设施和特色旅游产品。在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机制的过程中,本地干部和群众不断吸收、内化外来资源的优秀思想观念,激发了自身的公民道德意识,发展了当地的公共社会文化。
绵竹的建筑与布局像极了江苏的风情,这不奇怪,绵竹由江苏对口援建。数据显示,江苏对绵竹援建投入112.81亿元,完成援建项目295个。刘玉介绍说,江苏在绵竹的援建示范点,大多都充分体现了浓郁的江苏风情。加之政府严谨的社会资源配置工作,“很多农民现在不愿意进城,农村的道路、水、天然气等公共资源很到位。我们称之为就地城镇化。”
那么如此到位的资源配置,是否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腾挪开来呢?采访中,刘玉也感慨道,绵竹地域虽有1200多平方公里,但是平原地区只有300多平方公里,三个典型山区人口加起来也还不到1万人。
这让绵竹重新开始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震后重建的经验让绵竹市领导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规划,2012年底,绵竹出台了《绵竹市全域空间规划》,这是四川省首个县域空间规划。德阳市委常委、绵竹市委书记陈彬表示,这一规划将绵竹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等一并纳入全域空间规划进行统筹规划,对绵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事粮油批发生意的绵竹市民刘波说,她最大的感受是“全域绵竹”正在让城市变“小”。她说,以前到农村或周边县市做生意,一天最多能走两个地方,现在交通方便了,一天能走好几个地方。
经过系统工作,绵竹成功实现了“半小时就业半径”,各居民点距离中心城区都很近,交通极为便利,以到户公路、农村公交为标志的交通网为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在这样的格局下,绵竹的城镇体系充分适应了环境,卫星城镇也有效分解了中心城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