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飞船在太空都干啥 盘点神舟飞船上的空间实验

2013-06-07 15:44:27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神舟六号:实现我国首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六号是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次任务中,我国第一次实现了有航天员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飞船升空8个多小时后,航天员费俊龙在聂海胜的配合下打开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第二天,两位航天员开始有意识地加大动作幅度,以试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科研人员确定这些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无需纠正飞船姿态。

为满足任务要求,神舟六号新增了40多台设备和6个软件,作出了110项技术改进。比如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设置了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等。同时,飞船上还首次使用了大小便收集装置。

这次任务以宇航员本身作为生理试验的对象,考验了人体在太空环境中的新陈代谢情况。这也是中国首次在自己的载人航天任务中进行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为人类将来在太空生存的航天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神舟七号:将空间实验从舱内移到舱外

神舟七号任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空间实验的地点从舱内移到了舱外。

2008年9月26日23时36分,航天员翟志刚身穿我国自主研发的飞天号舱外航天服在太空亮相,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为了完成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七号的轨道舱得到了改进,既保留满足航天员生活的功能,又能充当出舱活动所需的气闸舱。不论是航天员出舱还是返回,舱门打得开、关得上、密封可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沿用此前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神舟七号的舱门作出了十多项改进,通径也有所增加。

这次任务还验证了伴飞卫星释放支持及分离安全性设计技术。伴飞卫星是伴随在航天器附近作周期性相对运动的卫星。神舟七号上开展了我国首次在轨释放伴飞卫星及其伴随飞行试验,为伴飞卫星提供了释放平台,验证了释放能力,解决了伴飞卫星释放后对飞船的安全性影响问题。

此外,任务中还进行了固体润滑材料试验。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是一件能可靠锁紧和便利解锁的锁紧机构,在发射阶段将样品台固定在舱外,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期间解锁并回收样品台。这项实验可为研发新一代高可靠性、长寿命空间固体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