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男人必备100项技能热传 男网友:臣妾做不到啊

2014-03-05 10:48:59 来源:城市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长辈们回忆以前都怎么做?

自己动手打家具 万事不求人

“我们结婚那会儿,家里什么都没有,啥玩意都得自己做。”今年57岁的徐先生告诉记者,年轻那时候根本没有那么多卖家具的地儿,家里又雇不起木工师傅,只能靠自己动手摸索着整。“床啊、大衣柜啊、桌子啊,都是我自己打的。” 徐先生说,之前他从未学过木工活,但跑到卖木头地方猫了三天,看了那儿的师傅做几样东西,回来就全都依葫芦画瓢,自己做一套。“看人家咋刨板、打腻子、刷漆, 回家后自己再一发挥就做出来了,也不觉得有多难。”徐先生说道。

别看如今已经年过半百,但徐先生还是保持着当年爱动手的劲头,这不听女儿抱怨家里的防盗门有些漏风,他特意带着海绵到女儿家来做软包门。“在外面做挺贵的,还不一定有我做得细致,反正没啥事,慢慢帮他们整呗。”徐先生一边裁着海绵一边笑着说,这样的手艺活,女婿是一点门路也摸不着。“我干活的时候他也爱来帮忙,可往往越帮越忙,连个钳子都使不明白。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赵先生那一代人眼里,像打家具、换锁、换灯泡这些事都属于基本技能,男同志应该都会干,就像他们觉得女人应该会做饭、织毛衣一样。“我爸比我还厉害,当时我家住的平房夏天漏雨,他爬上屋顶没一会儿就修好了,这个我就不会。”想起这些,徐先生不由得感叹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晚辈们回应现在该怎么做?

时代进步了 很多事并不需要自己去做

“这事儿可不能那么比,我会看医疗报告还会动手术,可我丈人也不会啊!”徐先生的女婿小姜是一所著名医院的外科大夫,他坦承在这100种“必备技能”项目上,自己很多都是门外汉。“修个电脑啥的我倒是会,但通下水道这样的我就不会了,至于人情类,那我更是外行。”

在小姜看来,老丈人徐先生确实是多才多艺,刮得了大白打得了家具,但自己完全不打算学上一学。“现在外面能干这些活的一抓一大把,我干吗非得自己干啊?”小姜反问道:“外面买的家具又新潮又好看,我还自己动手打家具干什么?都不够我耽误工作的。”

而在小姜的同事倪先生看来,女生们用当年的标准衡量男士,完全是不公平的。“我老妈会的,我老婆也不会啊!”他举例说,比如做衣服织毛衣,身边的女孩子就没一个会的。“我媳妇连饺子都不会包,反正超市里有卖现成的。”

记者发现,在出生于80、90年代的这些年轻人看来,“术业有专攻”这件事儿非常重要。而这张技能表上的很多项目在生活中并不是经常需要用到,缺乏实用基础。“比如治疗毒蛇、蝎子、蜈蚣伤,生活中遇到的概率很小,去趟树林就被这些玩意咬一口,我得多背啊?”一位穿着彩色羽绒服的年轻男孩对记者说,他认为如今资讯发达,专业分工细化,并非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专家们有什么观点?

部分技能确非必需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研究生刘威认为, 非要所有男生都掌握这100项技能,是既不现实又不科学的。刘威说,这100项技能,的确50后、60后更擅长,但这与他们生活的年代有关,老一辈生活的年代,物质条件很差,家庭成员中,个人被赋予鲜明的社会和家庭职责,比如男人要承担水电维修甚至泥瓦工工作,女人必须承担主妇责任,比如洗碗、织毛衣。而且那时的专业分工远没有现在便利,解决问题更多的是要靠自己,但如今社会服务便利,加之年轻人的成长环境改变,一些技能早已经不再成为必需。“同时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从小家庭、学校都在给他们灌输‘要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家里什么事儿也不用你管’,家长和老师基本不会教他们生活技能。”

在刘威看来,“360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尤其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可能3600行都不止了,个人掌握的单方面技能也越来越精湛。因此,大家通过交换的方式换取所需,而不是亲自上阵,事必躬亲,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事情。“比如像换电路板,改煤气管道这样的事儿,还是找专业的人去做比较好,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又杜绝安全隐患。”

不过刘威同时强调,男性们也应该主动掌握一些诸如洗衣、煮饭照顾小孩这类生活技能,虽然这些在传统观念中都是女性应具备的本领,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必备的生活技能,男性即使不精通也应该学习。“妈妈们也应该从小给男孩子们打下一定的技能基础,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

编辑: 于熙 标签: 100项技能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