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安徽砀山:秸秆发电为农民增收560万元

2012-06-21 17:12:44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安徽砀山:秸秆发电为农民增收560万元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城镇毛油坊村村民陈淑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486元麦秸款。

安徽砀山:秸秆发电为农民增收560万元
 
早上七时许,安徽省光大(砀山)生物质电厂门口送秸秆的车辆排起了长队。

6月21日一大早,运送麦秸的各种车辆在安徽省光大(砀山)生物质发电厂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待工作人员的验收。

“现在麦秸成好啥(好东西)啦,我这三亩多地的麦秸卖给光大电厂,最少收入四五百块钱。以前麦秸没人要,烧掉的话污染环境不说,还容易引起火灾。现在卖给光大电厂,不光保护了环境,收入的钱还能把我这割麦、点棒子(种玉米)的费用裹下来。麦秸发电真是个好事!”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城镇毛油坊村的姬传英、陈淑兰老两口卸完自家的麦秸后,一边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卖麦秸的钱,一边高兴的对记者说。

据了解,今年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把收割后留下的“草根一族”通过生物质发电厂变成“绿色电力”,这一举措改变了一直以来当地将秸秆焚烧的习惯,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解决了农民夏收的后顾之忧、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据安徽省光大(砀山)生物质能发电厂副总经理邵兵介绍,砀山县是著名的水果大县,同时小麦种植面积也相当可观。生物质发电厂利用这些小麦收割后剩下的秸秆进行发电,燃烧后的灰烬运往肥料厂制作成为钾肥,用于改善农田土质、增强土地肥力,真正实现了循环利用、环保清洁。 邵兵说:“今年是我们光大(砀山)生物质能发电厂投产以来的第一个夏收季,麦收季节收购秸秆大约有2万吨,如果按照每吨280元计算,将直接为农户增收560万元。而这些秸秆可以转化成1300万度绿色电力,至少节约10000吨标准煤。”

夏收期间,砀山县除了从制度上严格控制秸秆焚烧外,为了方便农民朋友收后播种,农机部门严格执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要求农机手作业时留茬控制在15厘米以下。同时县财政出资购买秸秆打捆机交给农机合作社无偿使用,将收割后的秸秆打成捆后,送往砀山光大生物质能发电厂进行发电。

目前,砀山县夏收工作进入尾声,由于措施得当,夏收期间砀山县基本保持了蓝天白云景象。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朱艳娟 通讯员 崔猛 杨剑钊)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麦秸 绿色电力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