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区校联姻共谱劳动者维权新篇章

2013-08-02 16:20:34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2013年5月8日,安徽合肥经开区某企业一名戴姓员工向安徽大学法学院赠送了一面“智勇双全伸正义人民律师为人民”的锦旗,对安徽大学法律援助给予其劳动维权期间的帮助表达感激之情。这是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引进安徽大学法学院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援助工作屡受好评的一个缩影。

引入社会力量,开辟帮助劳动者维权新渠道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针对区内进驻企业越来越多,用工规模越来越大,劳动者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的现状,积极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开辟帮助劳动者维权的新渠道。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区内安徽大学法学院实习研究生缺少锻炼平台,英雄无用武之地。为实现优势互补,该区人事劳动局积极主动与安徽大学法学院协商,并很快达成共识,于2012年1月成立安徽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由区人事劳动局提供后勤保障,由安徽大学法学院每天派两名法律专业实习研究生进驻经开区人事劳动局窗口,为前来投诉和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和劳动仲裁代理。据了解,该区人事劳动局引入社会力量,帮助劳动者维权的这种成功做法,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很鲜见。截至目前,安徽大学法学院先后有38名实习研究生得到了锻炼,安徽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在该区人事劳动局窗口为劳动者提供咨询2590人次,代写劳动仲裁文书89份。

拓宽合作内容,帮助劳动者维权由“点”到“面”

自2012年1月安徽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进驻合肥经开区人事劳动局窗口以来,援助中心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和劳动仲裁代理广受好评。为让援助中心的法律服务惠及更多劳动者,2012年6月,该区人事劳动局与安徽大学法学院尝试扩大合作内容,主动作为,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劳动仲裁代理的基础上,探索新增开办劳动法律学堂,法律服务进社区等活动,以此为载体,完善区劳动者维权体系,加大对劳动者普法力度,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发生。据统计,由该区人事劳动局搭建平台,安徽大学法学院提供智力支持,先后在莲花社区等基层举办2场劳动法律知识讲堂,并在人口密集的中环城广场设立劳动法律知识咨询台,散发宣传资料约1050份,受益人群达1200余人次。

替劳动者代言,帮助劳动者维权好评如潮

区校共建的法律援助中心秉持“关注劳工、服务社会”的宗旨,通过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劳动法律咨询、法律文书撰写、案件代理等服务,维护其合法劳动权益。在某企业担任裁剪工作的蔡某,企业一直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会保险,此后又以公司效益不好为由只发480元生活费至口头通知其解除劳动关系。蔡某觉得企业做法不对但又不知错在哪里、如何维权。经人推荐后蔡某遂向该援助中心申请免费劳动仲裁代理,法律援助中心从最低工资差额、双倍工资差额、社保补缴、经济赔偿金等多方面入手,搜集证据,与公司据理力争,最后该案通过调解结案,有效的维护了蔡某的合法权益。据不完全统计,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为劳动者免费代理劳动争议案件62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46万元,受到劳动者一致好评。劳动者多次通过赠送锦旗、写感谢信等形式向援助中心表达谢意,自援助中心进驻经开区人事劳动局窗口以来,共获赠4面锦旗,电话、短信致谢者更是不计其数。

区校“联姻”,形成劳动者维权多赢局面

据该区人事劳动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区校合作,形成了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多赢局面。法律援助中心介入后,有效解决了劳动者不知道怎么维权、无时间维权的困境;也有利于法律专业毕业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学以致用;更大大缓解了经开区劳动争议仲裁人少事多的矛盾,有利于构建全区和谐的劳动关系。该项法律援助工作因业务精湛、社会责任感强、社会影响面广,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认同和信赖,现已发展成为经开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记者 方平 通讯员 黄寿余)

实习编辑 黄金铮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区校联姻 劳动者 维权新篇章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