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2014-12-31 08:18:37 来源:北京晨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只考语文和数学 英语将实行一年两次考试

昨天,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必须改革入学考试的方式和内容,增加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保证高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减少考生备考压力,将来的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钟秉林说,现行入学考试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每年仅提供一次考试,考生选择机会少,往往“一考定终身”;考试内容过度强调统一性,不足以为特定学科和专业人才的选拔提供充足的依据,难以满足高校多元化的人才选拔需求;文、理分科考试,不利于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而且会导致高中生偏科;非户籍学生不能在流入地参加考试,公平性受到影响等。

考试时间

考试天数或将只有一天

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要求,学校要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同时,新高考方案要求各地统一设置考点、考场,规范考场布置、实施程序;统一阅卷(考核)程序、标准和方式,确保评分准确。

将来的高考是否存在统一的考试时间?钟秉林说,为了保证高校录取工作顺利进行,高考的时间应该还是统一的,考试天数或将只有一天,只考语文和数学;英语将实行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将提供给高校使用,学生选考科目亦可按权重计入高考总分,具体要求和办法将由各省份及高校确定。

钟秉林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有利于高校优化人才标准和评价方式,科学甄别选拔合适人才;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内容设计上十分复杂,主要涉及入学考试、招生录取和名额配置等关键环节,必须在坚持高考招生制度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改革目标,针对现实问题,统筹设计,试点先行,稳妥实施。

考试内容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

钟秉林说,现行入学考试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每年仅提供一次考试,考生选择机会少,往往“一考定终身”。因此,必须改革入学考试的方式和内容,增加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保证高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一是改革入学考试方式,调整考试科目。比如,探索本科和高职高专分类入学考试,高职院校尝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以利于学校选拔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部分高职院校可以试行“注册入学”、“宽进严出”;探索外语等科目一年两考,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进一步完善非户籍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考试(“异地高考”)的政策等。

二是改革入学考试内容。根据高校人才选拔全面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标准为依据,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提高其科学性和公信力,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探索文、理不分科,发挥高考的甄别选拔功能和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扭转基础教育过度强调应试的倾向和学生偏科的现象。

三是改革高考命题方式。加强命题专家队伍的建设,重视对考试规律和标准的研究,完善考试科目试题库建设,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保证全国和分省命题质量;对于水平明显较差的单独命题的省份,应收回自主命题权并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晨报记者 郑超 刘佳

高考时间一直处于变动中

高考时间

1950年 7月15日至17日

1953年 8月20日、21日、22日

1954年

7月15日至18日,以后,高考基本上在7月中下旬举行统一考试

1977年 高考拖至12月举行

1978年 7月20日至22日

1979年 7月7日、8日、9日

1983年 7月15日至17日

1984年 7月7日、8日、9日

1987年 7月7日、8日、9日

2001年

教育部宣布,2003年起,高考的时间由实行了多年的7月改成6月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冰城灯都迎冬奥”冰灯游园会新年亮灯仪式在京举行

深圳突发汽车双限令后车市冷清

大学生3万张明信片拼出中国梦

新疆阿勒泰哈萨克牧民雪上传统文体活动精彩瞬间

精彩热图

2014年中国体育十大新闻出炉

广州男子自杀砸死路人 经查跳楼者竟是重大逃犯

重庆现“最牛”空中连廊 离地68.5米

运沙车卸沙致男童被埋遇难父亲徒手挖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