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对待有污点艺人要“同仇敌忾” 电影立法根治审查“以言代法”

2015-03-03 10:19:38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京华时报讯(记者张灵)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导演尹力表示,去年多位演艺明星被曝吸毒丑闻,对这些有污点的艺人要“同仇敌忾”。今后制片人和导演在选择演员时,除了角色考量,现在还得多想想。

尹力介绍,我国电影行业已进入跨越式展阶段,每年票房和银幕数都成几何级数增长,这在全世界都属罕见。但是我国的电影产业布局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公众对国产电影的诟病也很多。作为从业者,尹力呼吁电影行业加快从制作终端到院线管理进入到法制轨道的进程。

他认为,应该建立完善的电影审查制度,“现在存在一种误区,认为电影审查就是分级,意味着可以拍三级片了,其实不是”。尹力说,电影实现分级后,就不会再出现成年人带着幼小的孩子在电影院面对一些镜头要捂住眼睛、带孩子走、把孩子吓哭这样的尴尬。

对于去年出现的多位演艺明星涉毒事件,尹力表示,对有污点的艺人要同仇敌忾。出现这样的不良行为,不光对艺人自己,对整个演艺界和娱乐界都带来不良影响。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的道德示范和个人行为一定不是自己的事,能够影响公众,特别是年轻人。

去年,在演艺行业内,包括导演协会都共同发出了抵制涉毒等污点艺人的呼吁。以后制片人和导演在选择演员时,除了角色考量,现在多了一条,必须多想想用有污点的艺人行不行。

>>相关委员建言

《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

电影立法根治审查“以言代法”

据新华社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今年提交提案建议,加快电影立法进程,将各级政府对电影的行政审查权力纳入专门法律监督限定中,严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纵观我国电影,多少年来一直是在行政规定下的管理,由政府主导,甚至一部影片的命运由某位领导喜恶决定,有的影片已经审查委员会通过,因涉及某个专业部门或者个别领导有看法,被横加干涉,甚至采取追毙形式撤销其发行权利,人治现象无法根绝。”王兴东昨天接受采访时说。

我国电影审查目前实行“一备二审制”,除吉林、广东、浙江、陕西、湖北等地试行属地审查、省级广电部门负责普通影片终审外,大部分省份负责普通影片的初审,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终审;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所属电影制片单位摄制的影片以及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片,重大理论文献影片和中外合作影片都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终审。

王兴东说,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势下,党对文艺的领导必须依靠法治。“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据了解,继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底公布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后,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年10月底公布五年立法规划,其中包括电影产业促进法。

编辑:杨舒文 标签: 艺人 影片 尹力 导演 终审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圆明园珍宝在法国被盗 盗贼7分钟偷走镇馆麒麟

昆明大学生自主装修个性宿舍 屋内安装吊椅

长春街头井盖锁在路灯杆上 市民称为防盗太拼了

广州:节后服装市场招工难 老板上街寻工人

精彩热图

河南大巴深夜坠百米深崖已致20死13伤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香港团体再次发起反水货客游行 33人被捕

湖南现奇葩斑马线 市民无处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