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走在世博园里,这位70出头的老先生经常会招来许多“粉丝”,不少游客能认出他来,并且竖起大拇指。他就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何镜堂院士眼中的世博与众不同。
理念注重文化环保
“既是人类文化技术总结,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交流平台”
世博会开幕前去现场多少次他根本说不清,有一年光是往返的飞机票就有120多张。世博会开幕后,他已去了5趟。
“世博会实在太大。我只看了一部分。”在何院士印象里,意大利馆设计很不错,把古罗马文化和现代审美结合了起来,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馆都非常注重文化,同时也特别强调低碳。
“世博既是人类文化技术总结,更是未来发展方向的交流的平台。”何镜堂院士说,这次上海世博会,全世界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各国的展馆显示了文化、科技的综合,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
光是建筑学领域,各个国家馆所呈现出的建筑理念,既有文化传承,同时也非常注重低碳、节能、环保。
看点体现中国文化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是中国的东西”
斗拱、粮仓、官帽、火锅……对于人们对中国馆的各种形容,作为总设计师的何镜堂院士都一一“笑纳”,“你发现没有,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是中国的东西。”
何镜堂院士说,在他眼里,至少有着这么几个必看之处。
从外面看中国馆的“体型”,会让人感觉到一种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泱泱大国站立起来的自豪和自信;中国红的颜色非常有特点,运用了特殊的材料,很有质感。其实,中国馆的中国红颜色深浅有变化,是为了让人视觉感觉更均匀。
还有中国馆东西南北每个面有31个凸出的点,刻着篆体文字,看着像印章。其实都是通风洞,起通风作用。这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功能结合的一个创意。每个通风洞面积2.7米乘2.7米,有一个房间那么大。
中国馆冬暖夏凉,这也是由其斗拱层叠架空的建筑特点所造就,冬天日照特别长,而到了夏天,阳光很难进去。根据测算,夏至那天,阳光进不去,冬至那天,阳光可以进去的时间是6个半小时。除了13米高的屋顶大花园,何镜堂院士强烈推荐馆内的“清明上河图”。
何镜堂院士说,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结合,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馆的理念大概在此。
办博展示中国形象
“通过世博会,中国与世界接触上了一个台阶,世界看中国也上了一个台阶”
“举办世博会对于中国来说,全面展示了中国形象,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上海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何镜堂院士说,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
他说,今天全世界都在讨论,人类用什么办法让生活更美好?“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既有文化又有科技,这两者都不可或缺。现在看来,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城市之路,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中国馆的设计就遵循着‘低碳’思路。”
从文化方面看,我国56个民族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独特文化,也需要和世界接轨,和时代接轨,世博会是一个契机。
“通过世博会,中国与世界接触上了一个台阶,世界看中国也上了一个台阶。”何镜堂院士说。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