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余天,观博人数超3500万,世博之旅顺利走完半程。“半程世博”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什么改变?世博会举办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对此感受尤深。记者走访了浦东多个部门后发现,世博对浦东乃至整个上海发展已经产生出四大效应——建设效应、经济效应、城市管理效应和精神效应,未来,世博会对城市发展转型的引领效应及对城市功能提升的载体效应,也将逐渐显现。
建设效应
2年完成10年基建量
家住浦西卢湾区的谷先生上周六去浦东机场,“原先走外环线即使不堵车也至少要50分钟左右的车程,中环线开通后,我从家里出发,走南浦大桥转中环,最后走机场高速,全程只用了25分钟。”
来自瑞士的丹尼斯在上海生活了近5年,对于上海的交通建设速度用了“不可思议”一词来形容。在他看来,四通八达的上海交通仿佛是一夜间出现的,这种建设速度和规模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欧洲也是难以想象的。
据浦东新区建交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5条世博配套道路经过2年紧锣密鼓的建设,在世博会开幕前全部完工,共修建了96公里道路,总投资量420多亿元,完成了正常情况下近10年的重大基础工程建设量。仅跨越浦东浦西的黄浦江就出现了龙耀路隧道、上中路隧道等8条越江隧道,6条越江轨道交通“蛟龙”成了运送市民上下班的“主力”。
如今,上海已拥有包括11条线、420公里运营里程的地铁网络,不仅是国内首个突破400公里地铁网络的城市,也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地铁第二大城市。
经济效应
“溢出”取代了“虹吸”
“世博会开幕前,我们曾担心对浦东旅游产生‘虹吸效益’。世博会好比一个大景点,把人吸引过来,但在园区外的景点,却未必能留得住客人。”浦东商务委副主任陈中茂坦言。但世博会开幕不久后,浦东旅游开始用数字说话。
5月,浦东新区旅游人次达283.85万人次,同比增长37%。6月,旅游人次则达326.84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139%,翻了一个跟头还不止。“虹吸效应”演变成包括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等旅游景点接待能力均达到饱和的“溢出效应”。
事实上,这样的“溢出效应”已经蔓延到全市。在拥有南京西路“金街”的静安区,5、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恒隆广场每个月增长近30%。
管理效应
跨前一步和主动补台
在浦东环保市容局,每到夏季就会开出“夏令热线”,解决市民碰到的各类烦心事,但今年,投诉量同比减少37%。
记者采访后发现,投诉量的减少和一个个城市管理细节的变化相关。在浦东环保相关部门,如今“流行”一种新型“账本”。走进新区内的每座公厕,都可以发现,保洁员每天保洁作业的情况都详细登记在册,几点冲洗、什么时候消毒,不但便于工作人员自查,也方便管理部门的监督。据悉,这样的“账本”管理法目前已在浦东环保部门全线推开,浦东环保市容局计划世博会后将其统一标准后集中印制,发放到所有相关部门中。
过去夏令热线市民重复投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问题遭遇各部门间扯皮,问题难以解决。为此,一个“托底机制”在浦东实行。几天前,有市民投诉小区绿化中有毛毛虫。环保局接到投诉和物业协调不成后,马上派出人员到小区现场解决问题,“跨前一步”、“主动补台”成为新区政府机关里的时尚语。
精神效应
用MBA的方式当志愿者
世博会开幕以来,世博园区内的“小白菜”,园区外的“小蓝莓”,以及散布在城市各个窗口成千上万的文明志愿者,坚持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排忧解难。截至7月29日,共有7个批次35419名园区志愿者上岗服务,站点志愿者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信息查询就达786万余人次。
浦东新区文明办常务副主任沈晓明介绍,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是世博会精神效应最集中的体现。尽管志愿者都是无偿劳动,但报名者众多,录取比例达到近10:1。有外地大学生愿意自己租房子解决食宿也要来当志愿者。有的人当了一轮志愿者,还要求当下一轮。一些“海归”志愿者将MBA的方式用在志愿服务上,创造出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好办法。
在志愿者中,出现了“姐妹志愿者”、“母子志愿者”,还有为志愿者服务的编外“志愿者”,不少“80”、“90”后的“独苗”们从参与志愿活动中学会付出,学会奉献。
未来
用好并放大世博效应
据分析,世博会全景式地展现了体现世界水平、代表未来方向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这些将运用到“十二五”的规划中去,对上海发展转型产生引领效应。
此外,世博会还将对城市功能提升产生载体效应。由于世博园区和周边区域在未来沿黄浦江商务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功能高地、成为“四个中心”建设新的重要载体。因此,最大限度用好、放大世博效应,才能更体现上海的智慧、远见和努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