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亮点解读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10 日正式出台,一系列关于南沙的实质性利好相继浮出水面,羊城晚报记者邀请多位专家对《规划》中的亮点作深入解读。
优势
同时与港澳合作更有优势
“南沙新区的竞争力在于错位发展。”在10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如是说。
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作为广东的三大新区, 它们共同构成珠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金三角”。
在前海和横琴面前, 南沙该如何发挥自己的竞争力?
广东省社科院广东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认为,南沙最大的竞争力在于拥有香港、澳门两个合作伙伴。横琴主打粤澳合作,前海主打粤港合作,两者的面积也都相当小,而南沙不仅在地域面积上有着天然优势,在先行先试的示范区上也有着更强的制度保障,加上它与两地都合作,“这是比前海和横琴更有优势的地方”。
制度优势或替代政策优惠
南沙获批国家新区, 财税优惠政策再次成为关注热点。不过,多位专家指出,国家大幅度给南沙新区以财税较大支持的可能性非常小。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认为,珠三角区域已有前海、横琴开发区在侧,“南沙新区的面积本身就比它们大,如果在财税方面再给优惠,企业都来南沙,可能都不理前海和横琴了。”
对于早前传出南沙新区申报“离岛免税”政策,彭澎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免税区基本不可能,但是在机场成立免税店的可能性非常大。”此外,彭澎还透露,规划细则中提到,待条件成熟时,部分区域可实行分线管理,这也就意味着,在部分区域可能实现无需办理通关手续。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南沙新区的优势在于制度优势”。胡刚说,南沙新区最大的不同在于, 实施的政策和香港类似,在行政管理上和香港接轨。香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活力的制度,“现在南沙享受和香港类似的管理模式,这相当于是制造一个‘新香港’,这才是最大的政策优惠”。
丁力也持有类似看法: “未来30年的发展一定是靠制度优势替代过去的政策优惠。”
政策
或开放一年多次签注
要将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提升南沙与港澳的通关便利程度。那么,南沙是否能像深圳一样,开放一年有效多次签注。
彭澎认为, 开放签注是实现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最基本内容,“没有人员往来,紧密合作从何谈起? 又如何进行全面合作? ”他还透露,《规划》细则中提到, 南沙新区将针对南沙居民以及在区内投资就业的内地居民,开放一年有效多次签注。
胡刚认为, 南沙新区有必要开放此项政策。与深圳是为了方便更多的旅客去香港旅游购物不同的是,南沙新区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南沙发展。
放宽免税居留期限
据悉,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一年中, 如果香港人在内地逗留时间超过183 天,就要按内地税制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个规定限制了香港服务业专才及研究人员北上内地发展和工作。
南沙新区获批后, 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善。《规划》透露:南沙新区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给予居留便利,制定放宽免税居留期限、往来便利化等优惠政策。对此,彭澎认为,这是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港澳社工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有必要引入到南沙来。
酝酿发放高端人才卡
目前不少新区发展中都面临着一个聚集人气的问题,很多人在新区工作,但却不愿住在新区,一到晚上,新区就成了一座空城。对此,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透露,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南沙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并将继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计划扩建广州外国语学校,引入广州市重点学位资源,扩建中心医院等。
广州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还透露,为了留住高端人才,南沙正在酝酿出台发放高端人才卡的相关细则和方案。届时将为持卡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交通、出入境、住房、入户、子女入学、旅游景点门票优惠等多方面的服务。
将引进港澳教育资源
《规划》细则提出,在尊重院校自主的前提下, 支持粤港澳及国际知名高校在南沙新区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建设国际教育合作实验区,探索创新国际教育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港澳国际化专业人才培训资源优势,加强与港澳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合作,鼓励港澳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内地院校以及企业机构在南沙新区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和实训基地,服务支撑区域产业发展。探索研究职业技能“一试三证”模式,即考生通过一次鉴定考核之后可同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香港(澳门)官方资格证书及国际权威认证资格证书。
据悉,目前南沙新区正积极加强与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以及港澳联系,加快引进省级重点职业院校或引进港澳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到南沙合作办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全面启动向教育国际化转型升级的工作。
建议
可学“小政府、大社会”模式
《规划》中提到,要学习借鉴港澳和国际先进的社会管理经验,建设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纵观国内其他五个国家级新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 是南沙新区规划的一大亮点。对此,胡刚认为,香港的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体制等等都值得南沙学习。
彭澎认为,南沙应当学习香港“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可以学习港澳经验,让行业协会在监管、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设立法定机构, 将一些现有的政府职能部门转为合法的社会组织。”
在南沙新区先行先试立法权
范恒山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会同一些部门和地方来组建协调机制,为的就是解决广州南沙新区建设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对此,彭澎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南沙新区只是一个区,如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省市甚至港澳都来参与组建协调机制,如此多层级部门,有可能会在具体操作中带来种种不便。
丁力则认为,行政层级较多并不是主要问题,无非是不断报批的过程,核心问题在于南沙不具备立法权。丁力说,参照当年深圳经济特区,应当让全国人大通过南沙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权。
丁力认为, 南沙新区改革能否成功, 在于是否能彻底摆脱用政府公权力谋市场利益的模式。“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剪断政府公权力和市场利益之间的联系,打破左手权力,右手利益的模式, 南沙新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尽快出台落地政策细则
新闻发布会上, 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指出, 目前南沙最大的问题是交通问题, “南沙新区发展是否又好又快,交通枢纽建设是个关键”。对此,多位专家学者在肯定了需要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还呼吁尽快出台具体的政策细则,“只有落地政策出台了, 才能吸引人才,才能顺利发展”。
胡刚认为, 最重头的应当是人口管理政策及社会管理创新政策。“因为只有这两项落实了,才有可能真正吸引专业人才,否则,就算在交通、人口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做了非常好的规划,吸引不到人才,就无从谈发展”,胡刚说。
而 彭澎则说,当务之急是把番禺的三镇划给南沙管理,“只有真正划过去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规划和布局”。
至于下一步最重要的任务,彭澎认为是制定南沙新区各项具体政策。彭澎透露,他已经拟出了9 条清单上报给政府部门,其中包括粤港澳的签证措施;市民参与机制,扩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的比例,具体吸引港澳和国际优秀人才的措施等。
(羊城晚报记者何晶许琛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