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17日,首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该论坛系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指导下,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西民族大学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承办,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协办。
本届论坛以 “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来自中国北京、辽宁、浙江、云南、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市自治区,以及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学者,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赵克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雄、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沈德海、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到会致辞,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驻南宁总领事馆官员出席了会议开幕式。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黄奕瑞并代表东盟六国驻南宁总领事馆致辞。
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中国-东盟民族历史、文化与民族问题、“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形成多项共识,发表了《首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相思湖倡议书》。
与会的中外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和东南亚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突出,自古以来,彼此民间交往交流频繁,关系密切。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规划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研究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与会中外学者大力倡议,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亚太地区国家的学术交流、合作,深化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研究,促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建交流合作平台,同创区域学术新格局;发挥区域独特优势,提升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研究学术话语权。
与会中外学者共同期待,在各界的支持下,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能够持续举办下去;中国和东盟各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志之士、专家学者能够在互学互鉴中自我提升,在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研究领域中形成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为中国-东盟以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