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遵义农民享受着“绿色增长”

2013-05-30 13:06:54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

位于这个城镇的中心位置的火焰山上,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为“天下第一茶壶”的巨壶状醒目棕色酒店说明了一切。

牟维 ,当地年轻的宣传部长,在交谈中毫不掩饰他的抱负,就是令湄潭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而为人所知。湄潭与颇受欢迎的春季旅游目的地江西婺源惊人地相似,无论是在气候、风景和甚至特产方面都是如此。湄潭和婺源都是传统的茶叶种植区,而春天的油菜花海更是美不胜收。

沿着326国道,在还没进入湄潭的时候,就能看到大幅的广告牌,自豪地称湄潭为"中国现代茶产业的摇篮"。湄潭的茶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 (公元 618年-907年)。但是直到 1939 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在那里修建了实验茶园,培养出了一个战时外汇来源之时这个产业才开始趋向工业化。1979年当地政府选择它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从那时起,湄潭的茶产业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茶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它符合生态完整性,而且它能比种植其他的作物多三到五倍的利润,”湄潭的茶产业局局长田维祥介绍说。

甚至像核桃坝这样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没有茶叶种植经历的村庄,现在已经种植了670公顷茶。在仅有216 人的田家沟村,人均纯收入去年就超过了10,000 元 (合1,616 美元)。茶,不仅使村民能够改造他们的家园,还孕育了数以百计与茶有关的企业。茶园及其自然环境的魅力带来了观光收入,也更加鼓励了地方当局认真考虑茶主题观光的旅游项目。

2012年,湄潭茶业种植面积近二万七千公顷,成为了中国的第三大产茶县。

难怪当地计划到 2015 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四万公顷茶。

也难怪海报上的标语上写着:“走,到湄潭当农民去!”

英文见2013年5月28第9版

http://usa.chinadaily.com.cn/epaper/2013-05/28/content_16539791.htm

(中国日报评论员 言覃 翻译 马晓欢)

编辑: 冯媛 标签: 遵义 绿色 农民致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