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乐在其中的贵阳生态保护志愿者

2013-07-19 10:47:43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在贵阳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是在读的学生,有的是已经退休的老人,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点:肩上挂着一条绿色的丝带。这群自发组织起来志愿保护环境,倡导生态文明的人们,为贵阳的生态建设带来了一股别样的推动力。

“这里是阿哈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请你们不要在这里游玩,尽快离开。”现年74岁的贾祖顺正在水库沿岸劝离前来观光的游客。贾祖顺居住在贵阳市阿哈水库附近,该水库历来是贵阳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之一,美丽的库区景色使其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2006年,贾祖顺投资78万元,在湖边修建了1栋经营餐饮的小竹楼和一个码头以及数十个停车位。竹楼建好后,生意红火,每月收入上万元。2008年,阿哈水库禁止经营旅游项目,当地政府按政策给予贾祖顺一定补偿,他毅然把竹楼拆掉。竹楼被拆掉后,贾祖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每天在水库边负责治安防范、劝导游客、捡拾垃圾等工作。

贾祖顺每天9点起就开始到湖边巡视,往往到晚上7、8点才能回到家中。在他看来普通的一天,往往都伴随着许多的艰辛。老人说道:“工作中碰到最大的困难,便是游客的不配合与不理解。”随着贵阳市开始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老人的工作除了劝说游客不要乱扔垃圾以外,还增加了一项内容,便是向游客发放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传单。

“我在阿哈水库住了一辈子了,是喝这这里的水长大的。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子孙后代能够享福,喝上干净的水。”贾祖顺这样理解志愿者的工作。

据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两湖一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哈水库是一个开放式的水库,周边有80多公里的环湖公路,另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沿湖。周边住有8万多人,亲水的临湖点至少有上千个,管理难度相当大。今年“五一”期间,每天来阿哈水库游玩的游客达3000人,湖上游船星星点点,湖边人车拥挤,湖面油污、垃圾随处可见。

几年前,由于来往的游客日益增多,湖边的生活垃圾逐渐给阿哈水库的水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有效调动库区居民对水源保护的积极性,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阿哈水库管理处多年来持续不断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库区周边近2000户居民中,如今已有40名居民加入到护湖保湖志愿者行列中。

“现在湖边上的白色垃圾基本上看不见了。而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进来。阿哈水库的水质,也比过去好了很多。”提到水库水质的变化,贾祖顺感到无比的欣慰。“现在每到周末,我的儿女和孙子们也会来到湖边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可是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作为湖边居住的居民,我们有这个义务来保证水质的干净,为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力。”

据了解,尽管是志愿者,像贾祖顺这样的志愿者每人每天都能够获得20元的补贴。钱不多,可是志愿者们仍然乐在其中。

英文详见中国日报7月19日24版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3-07/19/content_16796932.htm

(记者 赵凯)

编辑: 宁波 标签: 贵阳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