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以“发展中国家世界遗产保护的挑战与探索”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荔波分论坛在荔波拉开帷幕。来自中国科学院、英国、美国、俄罗斯、蒙古、埃及、乌干达和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国内外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专家围绕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探讨,期望通过本次论坛为包括贵州在内的整个中国,乃至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自然遗产保护,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新的思路。
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止今年6月,中国已有45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1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涉及有3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目前,中国已成为了全球第二大世界遗产拥有国,如何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地并做好世界遗产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当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水文地质研究院研究员卢耀如在论坛上以印尼海啸、四川丹巴泥石流和汶川地震后遗留的特殊地质为例,建议中国选取不同类型的各具代表性的自然遗产地来进行保护。此外,卢耀如批判了某些地区将“申遗”作为拓展旅游的捷径的行为。在卢耀如看来,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地绝不是短期行为,在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更需要注重后期维护。
英国肯特大学教授马敬能(John Mackinnon)也认为自然遗产保护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仅是为了该地区的发展,同时也代表着一份责任和承诺。
香港中国探险学会保护部主任毕蔚林(Bill Bleisch)表示现在大多数自然遗产地保护是针对地表,对地下洞穴的保护有所忽略。但是事实上,保护洞穴对保护动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毕蔚林表示,中国的洞穴中有大量的特有物种,洞穴中多达90%的物种都是新物种。中国的洞穴生物多样性很值的进行保护,但是由于洞穴水流流道及来源的改变及采矿游览设施的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干扰,那些对洞穴具有高适应性的动物会受到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同时,毕蔚林也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地应该减少甚至禁止不适宜的休闲及旅游活动,禁止野生动物的狩猎及诱捕和非法伐木行为。
中科院动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炎则建议将智能巡检系统(SMART Patrol System)运用到自然遗产地保护中。谢炎说,该系统能为自然遗产保护区数据收集和信息核查等方面提供便利,有助于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遗产自然保护地的情况,更好地进行保护。
此外,国家住建部城建司风景管理处处长左小平在论坛上肯定了荔波县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繁荣城镇、调整结构、富裕农民”和深入推进“生态立县、文化塑县、旅游兴县”方面取得的成绩。
左小平说,荔波按照“保护为主、科学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重点提出了核心区预防为主、缓冲区防治结合、外围区治理为主的保护理念,先后在遗产地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采取保护性建设、发展、管理等措施和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遗产地环境质量的同时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了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自然遗产地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值得各地借鉴与探索。
(记者 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