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贵州黔东南:苗侗文化成为走向世界的一扇窗

2013-07-24 10:22:22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相关新闻:《银•秀》:一台传播文化价值的舞台剧

在地处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当地少数民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30%。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成为了这个山区省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当地的决策者们认为民族文化和旅游业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灵魂。作为一个被外界认知较薄弱的山部地区,提高知名度是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少数民族文化是一张靓丽的名片

黔东南自治州州委书记李飞跃说道:“我们拥有着广阔的旅游发展潜力。黔东南拥有着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侗族人口,而侗族在国际上,因为侗族大歌等一系列民族艺术而享有广泛的声誉。”

侗族人民自古以来没有自己的文字,千年来他们通过歌声来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知识。歌声早就在历史的沉淀中成为了侗族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侗族村寨,歌声伴随着每一位儿童、青年和老人。在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将侗族大歌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民族大学的一位教授表示:“侗族大歌在世界上所获得的成就提醒了我们,文化遗产不仅仅需要保护,更多的是需要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口,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黔东南,音乐不是吸引吸引诸多游客前来的民族文化中唯一的元素。在中国西南地区广大的少数民族中,服饰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服装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通常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通过包括自制银饰在内的多种珠宝来搭配而成。不同的少数民族拥有着不同的色彩以及图案设计,当时他们所采用的珠宝几乎大体类似,都是通过头冠、项链、耳环、手镯、戒指等组成。

对于苗族来说,银是他们所拥有的最为珍贵的材料。在古时候,通常情况下苗族妇女只能在出嫁时得到长辈所赠予的一件银饰作为嫁妆,而在苗族家庭中,父母们往往要为这件珍贵的陪嫁品积攒上多年。

由此可见,银文化以及银饰在苗族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部分。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银饰的制作也渐渐普及开来。同时它的知名度也随着旅游业开展的深入而得到了诸多游客的喜爱,在黔东南众多旅游景区中,银手镯等诸多首饰已经成为了游客首选的纪念品之一。

打造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凯里市作为黔东南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据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1—4月,共累计接待游客419.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53亿元,同比增长66.4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900人次,同比增长19.27%,实现外汇收入68.16万美元。

“尽管同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相比,凯里市的海外游客人数仍然相差很多,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黔东南州委常委、凯里市委书记黄远良介绍说道。

在黔东南,不仅仅是州府凯里的旅游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更多的县、乡也在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打造一个合格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李飞跃对黔东南的旅游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为了为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黔东南近年来加快包括公路系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黔东南还将大规模建设符合旅游需求的旅游度假酒店和汽车旅馆,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旅游产业的助推和打造上,李飞跃说,黔东南将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集团和大型资本,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李飞跃也坦言,这是一个需要培育的过程,作为长线投资,投资商也需要一个发现和重新认识黔东南旅游的过程,然而他对此充满信心。

英文报道见中国日报7月24日24版

(记者 赵凯)

编辑: 宁波 标签: 贵州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