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毕节:绿色能源成经济发展引擎

2014-03-25 15:04:15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毕节:绿色能源成经济发展引擎

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

毕节是贵州省的一个山地城市,虽然目前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当地政府对毕节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当地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毕节打造成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中心,这项工程的经济价值约1300亿元。

但是,在此之前,毕节首先要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表示,这意味着毕节不仅要对煤炭等传统工业进行升级改造,还要鼓励风力和水利发电这样的新能源的发展。让新能源成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陈昌旭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 煤矿整合仅仅是毕节发展绿色经济的拐点。他说,“为了保护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我们将专注于提高工业能源产能,并大力推动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陈昌旭表示,毕节正通过旅游、特色农业、新能源汽车和新型煤化工等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

根据毕节市政府计划安排,毕节市将在2018年以前建成40个风电基地,形成200万千瓦风能发电规模。根据这项计划,预计到2020年,该地清洁能源的输出量将达到该地能源输出总量的20%。

“毕节市煤炭产业的升级改造,将从中小型煤窑的兼并重组入手。”陈昌旭说。

据悉,毕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西邻云南,北接四川。可采煤炭储量约760亿吨,含煤面积12万平方公里,占城市总面积的45%左右。

陈昌旭表示,煤炭过度开采导致了许多诸如地面沉降和水土流失这样的环境问题。他说,“在毕节,年产量不足15万吨的煤矿正在逐渐被关闭。”

目前,毕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环境。

据毕节市政府的有关数据显示,毕节市正在逐步减少煤矿的开采。目前,该地煤矿数量已经从2000年的940个减少到536个,煤的年产量为1.17亿吨。截至2013年,毕节的森林覆盖区域已经从1988年的40万公顷增加到120万公顷。

陈昌旭表示,要在青山绿水的环境下追求GDP增长。他说,“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关闭中小型关煤矿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而毕节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向贫困和污染宣战了。早在1988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的提议下,经国务院批准,贵州省毕节地区就建立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作为贵州省唯一不通铁路的城市,毕节正在加速铁路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陈昌旭表示,毕节铁路建设的总投资超过180亿。而毕节市的机场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投入使用了。

英文原文见中国日报3月25日7版

英文地址 http://www.eguizhou.gov.cn/2014-03/25/content_17376164.htm

(记者 王茜 编译 曾君)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