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大数据发力:顶层设计须跟上

2014-04-09 13:41:10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信息技术能带来什么?大数据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用数据重构日常生活。从世界来看,大数据方兴未艾,贵阳的政策规划搭上了头班车,这是天时。此前建设的“大数据走廊”带来机遇,和天然的气候、能源等地理条件,是谓地利。从企业来看,大批与大数据有关的企业相继落户,是看重大数据的未来,又带来新的信息技术,堪称人和。

只是,以企业为导向的“产业”、“投资”不能完全概括大数据的价值,因为大数据就像南极的冰山一样,露在外面的价值只有冰山一角。或者说,大数据改变的不光是企业思维,还包括政府思维和公众思维,因为它让公众、企业、政府均能通过数据分析获得知识、商机和服务的能力,可以彻底改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这意味着,贵阳要想为大数据建设一个“海阔凭鱼跃”的自由港湾,在重视企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让政府和公众成为大数据的一部分。

首先,大数据需要开放的政府和完善的市场,也就是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具体来说,美国、英国等大数据国家,早已经尝试“数据公开”了。美国警方和大学合作利用大数据预测并防止犯罪的发生,谷歌公司利用搜索关键词预测禽流感的扩散,麻省理工则根据手机定位数据和交通数据来规划城市。一言以蔽之,政府要建设自由流动和安全获取的环境,因为无法流动的大数据没有任何价值。

其次,公众需要秉持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面对大数据的活力和冲击。其实,大数据早已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应用、购物信息、网络点击等习惯,早已经被采集组合为大数据,据此分析个人的偏好并给出针对性的信息。例如,千元智能手机市场的鏖战,就是需求数据传导给企业,他们又按需研发手机产品。这样一来,就会节约生产和交易的成本,让公众和企业双赢。

贵阳的大数据产业正蓄势待发,如何利用它改变商业、改变思维、改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恐怕需要“顶层设计”与大数据一起成长,并且去寻找最好的参考答案。(赵查理)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