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星陈小春与应采儿别出心裁的结婚照———他们俩穿着上世纪60年代的朴素军装、手中高举红色的结婚证。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服装是袖珍的“戏剧”,是时代最直接的“话戏”。纵观新中国历史变迁,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老百姓的穿衣打扮上———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和周总理身穿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中山装成为“国服”;上世纪60年代,中央领导人身着绿军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军装便服风靡全国;上世纪70年代,春秋衫和中西式罩衣伴着很多年轻姑娘度过她们最好的年华;上世纪80年代,西装、牛仔裤、喇叭裤、职业套装令国内消费市场百花齐放;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流行时尚蜂拥而至,年轻人奉行的是穿出自我……
我们看到不同服装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更换,也看到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服装这道风景线会散发出更迷人的光辉。
亲历者说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穿着打扮,年近70岁的军队退休老干部孙维新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那时候解决温饱问题是首要,穿着上都是以节约为主。但时至今日,中国不仅已成为服装生产和消费大国,国人的着装观念也起了深刻的变化。
老印象 男女都穿“老四色”
孙维新说,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短缺,当时人们购买衣服还要布票。“那时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大的穿完,小的穿,我们当年在军队院子里长大,有的家庭有七八个孩子,最小的孩子穿的衣服往往都有十多个补丁。”据了解,由于当时补衣服是不要布票的,于是街上就有人推着小车,上面放台缝纫机,敲锣打鼓吆喝着补衣服。
据孙维新回忆,她父母当时的穿着几乎是清一色的‘老四色’,即外衣是黑灰蓝色,内衣是白色;款式是很单调的几个样式:列宁装、双排扣大翻领、中山装(上下左右四个口袋)、人民装(上面一个口袋,下面两个口袋)。孙维新说:“走在大街上,乍一眼还真的很难分辨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