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黑土地上“抢”秋收 让丰产粮食早进仓

2012-10-15 17:16:14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黑土地上“抢”秋收 让丰产粮食早进仓

  10月13日,农民在黑龙江省虎林市杨岗镇杨岗村的玉米地里抢收玉米。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把车轮式收割机改成履带式、天黑以后收割仍在进行……面对历史上少有的严峻秋收形势,黑土地进行着一场全民总动员的秋收“保卫战”,让丰产的粮食尽早颗粒归仓。

入秋以来,黑龙江省多地出现连续降雨,部分农田积水严重。加上受前期台风影响,一些地区农作物倒伏,秋收难度极大。

13日,在虎林市杨岗镇杨岗村的农田中,一台大型玉米收割机行进150米便停了下来。司机告诉记者,地里水大,收割机经常往土里陷,“实在收不了”。

“机械进不了地,就用人工收。”村民于明君和家人把带着叶子的玉米棒掰下来,运到家里,再给玉米棒“扒皮”。记者在杨岗镇的一些村子里看到,不少农民家的院子中都堆放着带着叶子的玉米棒。“这样收虽然麻烦些,但可以快点把玉米运到家。粮食到家了,心也就放下了。”一些农民说。

由于玉米植株较高,连续降雨对收储玉米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植株较矮的水稻影响很大。

黑土地上“抢”秋收 让丰产粮食早进仓

  10月13日,收割机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的稻田里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今年水稻田中积水多,很多车轮式水稻收割机都无法进地收割。为此,农场种植户新买了10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加快秋收。”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生产技术部部长韩兆明说,还有一些农户为了省钱,将车轮式的收割机改成履带式,收割效果几乎差不多。

“农场还从江苏、河南等地调进了600多台跨区作业收割机,提高收割效率。”韩兆明说,去年每天收五六十亩的收割机,今年每天只能收20多亩,效率大大降低。为了最大化利用晴好天气,一旦田间条件适合机械收割,所有收割机全部进田,而且“歇人不歇机”,一直收到夜里12时。现在,农场110万亩水稻已经收割近70%。

黑土地上“抢”秋收 让丰产粮食早进仓

  10月13日,收割机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的稻田里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粮食虽然收了,但水分大,晾晒和烘干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不过,突然增加的高水分粮食没有难倒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第一管理区的种植户,他们把新收的粮食放到了现代化的水稻育秧大棚中保存。记者看到,120米长、12米宽、3.5米高的大棚俨然成了一个天然晒场,20多栋就解决了1万多亩水稻的晾晒问题。

顺利收割到户,这场秋收“保卫战”将告捷。但大幅增加的收割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受益,不少地方每亩收割费涨了一倍。农民盼望粮价再涨一点,收益也能多些。

黑土地上“抢”秋收 让丰产粮食早进仓

  10月13日,水稻种植户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的晒场上抢晒水稻。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编辑:许银娟 标签: 秋收 粮食 丰产 黑土地 保卫战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醉了!清明节祭品惊现印着宋仲基肖像的冥币

司机高速上突发休克 民警不顾呕吐物人工呼吸急救

沈阳大爷大妈穿迷彩持冲锋枪大跳广场舞

江西高速一货车自燃 百万货物燃烧殆尽

精彩热图

24岁护士辣妈带老公女儿参加空姐招聘会

富二代办豪华婚礼 十多豪车环绕坝坝宴人数超二千

探秘网红经济下的“萝莉”女主播的日常生活

昆明举行巨型麻将争霸赛 打麻将成体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