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国内油价或迎"三连跌" 7月上半月可能再次下调

2012-06-11 08:39: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还是机械化操作好。”6月10日,在田头劳作半天的老顾一边喝水,一边对记者感慨,“这既能节省体力,还能提高效率。但与以往相比,为数不多的缺点是,柴油这几年是越来越贵。”

对于前年租了一辆二手柴油耕种机的老顾来说,油价一直是他的“烦恼”。为了“省点开支”,他愣是好几天没用,直到柴油价格年内第二次下跌后,才又拿出来用。

事实上,老顾只是诸多关注中国油价变动的消费者中的一个。自5月底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原油变化率破4%以来,业界关注的焦点始终没有远离油价——直到6月8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发布《通知》,决定自6月9日零时起,将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降低530元/吨和510元/吨,换算到下游零售加油站的价格,即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分别降低0.39元/升和0.44元/升。

据本报了解,本次调价是自2009年5月《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成品油下降幅度最厉害的一次,且首次实现了“两连跌”。此前的纪录在2008年12月,当时汽、柴油价格分别下跌900元/吨和1100元/吨。

降价是否不及预期

对于这次调价,老顾还有一个疑问,“柴油价格能不能再降低一点?或者,过几天之后,国内能不能再将柴油价格下降一些?”

不止是老顾,在一些汽车论坛和微博平台中,不少消费者的疑问都是,“油价是不是降得有点少?”

据本报从金银岛、卓创资讯、中宇资讯和息旺能源等几家资讯机构了解的数据,截至6月8日,三地原油22天的加权均价已不足108美元/桶,与上次调价时的118美元/桶左右相比,变化率在-9%以上。由此换算到国内市场,比较上述机构的预估值,上述机构预测的汽、柴油价格下跌范围在560元/吨至700元/吨以上。

然而,最终市场调价幅度低于机构的猜测。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一是参考油种不同,“近期美国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跌幅较大,但中国成品油参照的油种是一揽子的、综合的”;二是原油期货和现货价格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最近几天国际油价有些反弹;四是最近人民币有所贬值。

息旺能源分析报告称,按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公式计算,此次汽柴油零售价格实际执行的跌幅和理论跌幅有100元/吨的差距,“这或许刚好填补了3月20日未与国际接轨的那部分涨价”。今年3月20日,国内油价第二次涨价时,国家发改委曾解释,考虑到诸多因素,那次涨价未完全到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