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人民日报:为啥都爱买“LV”?

2012-07-02 09:09:40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对于奢侈品消费,需引导理念,完善渠道,打击“猫腻”

还在上高中的女儿,最近随学校去法国交流学习。孩子们交流学习是否真有收获还无从得知,周末到机场接女儿的一幕却让我这个也算见过些世面的家长眼界大开——“传说”中“小人们”大包小裹拎着世界名牌回国的场景,居然让自己撞了个正着。香奈尔、古驰、爱马仕、路易威登、普拉达……应有尽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相信奢侈品消费竟已如此火热!

回头再看我们办公室里女士们的穿戴,背名牌包包的大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甚至有20多岁刚毕业的大学生。卡地亚手镯、LV袋子、Dior太阳镜、Tiffany项链、Ferragamo鞋子……见过的、没见过的,应有尽有。有个大姐用的是法国兰蔻护肤品,居然被她们称之为低端。

时下,国人对于奢侈品的巨大需求让外国人瞠目结舌。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LV店铺前,众多中国游客不惜花费数小时宝贵的观光时间用于排队,进店后甚至连价格都不问就会买下若干价值不菲的包包,绝不空手而归。在北京,刚刚结束的奢侈品展览意向成交额高达6.7亿元,92%的参展商预定了明年的展位。“中国将是全球奢华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已成为业内专家的共识。有人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占有全球奢侈品市场20%以上的份额。

奢侈品是那些超出人们普通生存需要范围,独特稀缺、珍奇华贵和精美绝伦的顶级品牌消费品。因此,国外的奢侈品爱好者、收藏家往往是上了岁数的有钱人。奢侈品大多是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拥有奢侈品也就意味着拥有一种文化。而在国内,奢侈品消费群体却往往是三类人:炫耀财富、显示身份的富人,崇拜名牌、获取满足的年轻人,还有用来社交“勾兑”和商业“潜规则”的送礼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国人购买力的提升,奢侈品消费也将获得一定的发展。对于奢侈品消费,需引导理念——通过炫富来证明自尊,只能说明内在价值的缺乏。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陷入对物质特别是奢侈品的极度崇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会产生误导和扭曲,并且会加大中低收入群体心理失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奢侈品消费,需完善渠道——此前,我国向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征收高额税金,这也是间接调节收入分配、减少收入差距、合理引导消费的国际通行做法。但这又恰恰将国人的购买力推向了奢侈品享受免税、具有低价位优势的境外市场。不妨考虑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法吸引国人和境外游客在国内购买奢侈品,这样有利于扩大消费,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对于奢侈品消费,还需打击“猫腻”——加大力度惩治腐败,最大程度减少公款奢侈品消费。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的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摒弃了通过外在包装来证明自己财富和地位的做法,消费正向着理性、时尚、舒适、得体和实用的方向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巴黎老佛爷百货和东京银座三越百货的店员对中国游客鞠躬欢迎时,会越来越多地出于内心的感谢和尊敬。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马原

编辑: 马原 标签: lv 奢侈品消费 爱马仕 猫腻 传说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