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警惕猪肉价格上行周期“刘郎再来”

2012-10-15 08:34: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成为相机抉择宏观政策的重要考量。价格总水平温和,则政策的出台力度和作用空间都会偏大。从8月来看,我国价格总水平改变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态势,较7月提高0.2个百分点,重新回到“2”的区间。虽然这一水平仍然温和,但一个曾在我国价格运行中多次出现的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它可能对我国未来价格运行起到重要甚至支配性的作用——这便是猪肉价格的上行苗头。

猪肉价格波动与我国CPI走势显著协同

在我国总体价格运行中,一个突出的特征便是,价格运行趋势与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保持明显协同,猪肉价格的波动贡献了CPI波动的很大部分,正因如此,就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猪肉价格周期,出现了CPI(consumer price index)成中国猪肉指数(china pork index)的戏称,甚至有了猪肉价格绑架CPI之说。

笔者认为,二者出现协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幅度较大,同比涨幅最高曾超过80%,同比跌幅最大也曾达到30%以上。在最近一轮的猪肉价格上涨中,同比涨幅最高也达到了57.1%。二是我国猪肉价格在CPI的权重较大。目前在我国CPI构成中,食品价格权重为30.49%,而猪肉价格在食品中所占比重主流判断在8%~10%左右。按此计算,猪肉价格在整个CPI中的权重在2.5%~3%之间。这一水平远大于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例如日本为0.66%,美国约为0.34%,德国约为0.71%。这一较高的权重,放大了猪肉价格波动对CPI的影响,造成了二者的明显协同。

猪肉价格上行将再对CPI形成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多轮的猪肉价格波动。

单就2000年以来,我国已先后经历了3次猪肉价格波动周期,分别是2002年7月~2005年11月/2005年12月~2009年5月/2009年6月~2012年8月。我国的猪肉价格运行周期一般为40个月。总结来看,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为40个月左右。但在这种波动中,价格上行期和回落期并非对称的。

一方面,在时间上是非对称的。一般而言,价格上行期为2年(24个月)左右,而价格回落期则在1年(12个月)左右,其余4个月则是价格筑顶或筑底期。

另一方面,在价格波动幅度上是非对称的。一般而言,上行期要明显高于回落期。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其推动CPI上行的影响,要远大于其拉低CPI下降的影响。正因如此,猪肉价格上行周期一旦确立,将在未来的两年内对CPI形成持续且明显的推动,影响力量绝对不可轻视。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猪肉价格 价格总水平 刘郎 价格补贴 CPI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羊坚强"天生倒立

科学家预测千年后人类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