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中国式创新”,必须抓住实业这个“牛鼻子”

2012-11-07 08:34: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经济从去年开始放缓,到今年三季度各项指标趋于平稳,“软着陆”基本实现。但是,全球经济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低迷徘徊期。当下,如何抓住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实现根本性突破,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客观要求。

实现这个目标,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大踏步前进”,应该是当务之急。因为,不论是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找到源源不竭的动力,还是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为广大公民提供足够多的公共福利,都与中国经济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实现快速升级有直接关系。

但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是:“中国式创新”的“主战场”在什么地方?

最近,中国高科技企业在海外市场连连受阻。华为、中兴公司在美国遭到质询;三一集团的风电项目被美国总统奥巴马取消。这一切都意味着,“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贸易摩擦正在加剧。

经济学家李才元认为,这些事件其实透露出一些重大动向。之前,发达国家经济体主要从金融和资源领域“封杀”中国企业。比如,中国的金融机构不被允许进入美国;中海油并购美国企业也被认为“不安全”。而这一次,美国开始在实业领域,全面“猎杀”中国的优质公司。

他表示,要从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坐享“货币红利”和“资源红利”,它只要控制好美元投放和能源工业,就可以从全球经济中“吸血”,对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基本上“不闻不问”。而金融危机后,美元泡沫开始破裂,食利者的日子不那么好过了,美元重新“实心化”,就必须重振美国实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遣返13名台湾嫌犯和通缉犯

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