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总署缉私局副局长陈建新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近年来,全国海关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大规模走私势头,反走私态势总体平稳。就近三年情况看,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且侦破的重特大走私犯罪案件连续攀升。
据海关总署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截至9月),中国海关共查获走私犯罪案件1415起,案值228.4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18.1%;查获各类行政违规案件69725起,案值4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38.6%。
其中,1至9月间,海关侦破的涉嫌偷逃税额千万元以上的重特大走私犯罪案件达57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5%。
“走私的根本诱因是有利可图。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和各种经济犯罪诱因的影响,走私活动仍然处于高发、多发时期,”他说。
陈建新说,近年来进口环节查获较多、涉嫌偷税额较大的主要走私商品有电子产品、化工原料、冻品、水产品、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设备等;出口环节主要是资源性产品,如矿产品等。
他说,当前走私活动仍然活跃。货运渠道伪报瞒报价格、品名、数量、贸易性质、原产地等走私;旅检渠道利用“水客”夹藏夹带的“蚂蚁搬家”式走私,海上偷运以及沿边地区的绕越设关地走私,以资源性产品为主的出口走私,邮递快件渠道伪瞒报、夹藏走私,如:毒品、枪支弹药走私等,重点领域、重点商品走私风险不容忽视。
例如,今年大连、上海海关连续查获低报价格走私进口水果、水产品大案,深圳、广州、拱北海关查获多起利用“水客”、粤港、奥澳两地牌车走私进口手机、电脑、照相器材等电子产品以及红酒、奢侈品等大案,打掉“水客”团伙34个,摧毁“水客”走私利益链条7个。
他说,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现代通讯技术、金融流通等快速发展,走私犯罪向高智能、高科技方向发展的特点突出。此外,团伙性、专业性走私犯罪突出,很多表面看似个体、小批量的走私,实际上大多数是在走私团伙操纵下,具有相当规模地有组织走私活动,并且走私手法日益专业隐蔽、加大了发现、取证和打击难度。
陈建新说,针对走私案件呈现的新特点,中国海关突出打击专业性、团伙性走私,通过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渠道和重点商品走私的打击力度,有效遏制了走私违法犯罪活动,促进了海关税收的持续增长,为中央财政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证,同时为规范进出口贸易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建新说,今年全国海关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国门之盾”打击走私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对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群众健康以及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突出走私问题的打击、查堵和治理,对社会反响大、危害严重的团伙性、专业性重特大走私犯罪实施重点打击,积极履行海关“把好国门”的职责。
他说,今年,海关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针对旅检渠道“水客”走私,积极加大打击力度,组织开展流通领域私货交易专项清查整治,目前联合整治行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一些重点口岸活跃的职业“水客”数量锐减。
针对以“两北”(北部湾、北仑河)地区和广东珠江口水域为重点的非设关地走私,正在开展联合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前一时期的集中封堵、打击幕后团伙、对水上船舶和岸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等,目前行动已取得初步成效,他说。
陈建新说,海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打击走私力度,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与公安、工商、质检、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合作,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坚决防止走私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以打击走私的实际成效维护正常进出口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同时,海关部门将充分运用科技创新、风险管理等手段,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物品的综合监管,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切实改进海关监管和服务,营造安全、便捷的通关环境。
(中国日报记者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