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白山脚下的塞北边陲到阿尔泰山南麓的西域边疆,由东北山城通化至西北边城布尔津,往返上万余公里的路遥,孕育着一种舍不下、割不断的情。
走近“童话布尔津”探访“通化援疆人”,所见所闻凝聚着激情与力量,有始有终感悟着生机与活力。
“勇于担当,激情援疆,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的誓言,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通化援疆人”恪尽职守、奋发有为;“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进疆三问,随处随地不在考量着“通化援疆人”脚踏实地、矢志进取。
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幅员面积1.05万平方公里,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218公里。全县辖5乡2镇63个行政村6个社区,由哈、汉、回、蒙等21个民族组成,总人口7.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70%。这里资源富集,有宜农荒地190万亩,目前仅开发39万亩;境内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两大水系年径流量7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70万千瓦;风能理论蕴藏量635万千瓦,是新疆九大风区之一,2012年风、水电装机总量达到32.45万千瓦,2013年预计可突破50万千瓦;有天然林和人工造林面积5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7%;有草原草场1015万亩,可利用面积820万亩;有旅游景点32处,分属六大类20个基本类型,占全疆56个基本类型的35.7%,其中已开发喀纳斯、禾木、五彩滩、阿贡盖提哈萨克风情园等11个高品位景区景点。多年来,布尔津县始终坚持“生态兴县、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旅游文化、生态农业、建材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旅游强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县、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等称号。他们通过“科学定位高起点规划城乡发展蓝图,夯实基础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生态打造西部生态旅游宜居城市”,正以稳健的步履向“童话布尔津”全力挺进。
“授疆以渔”放高歌。2010年7月随着新一轮援疆大幕的拉开,援疆备受关注,迅速成为通化的热议话题,三年间先后有两批次46名援疆干部人才奔赴布尔津。通化市援疆指挥长、布尔津县委副书记李忠辉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始终坚持‘开发开放、科技造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经济、干部、人才、教育、科技’五个方面,用心、用情、用爱全力做好援疆工作,三年来共投入援疆资金6894.05万元,实施援疆项目36项,实现了‘一快两新,三个有效,三个提高’,对布尔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据介绍,在吉林省、通化市的大力援助下,布尔津县加速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民生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改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加快发展。通过援疆项目资金的推动,2012年布尔津县完成生产总值14.7亿元,比2009年增长1.59倍,年均增长13%;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69亿元,比2009年增长1.78倍,年均增长20.17%;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7108元,比2009年增长2111元,年均增长1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三年累计完成投资50.8亿元,年均增长20.8%。2013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6.7亿元,同比增长14%;工业增加值3.35亿元,增长5.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亿元,增长35%;地方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增长3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50元,增收1200元以上。同时,援疆为布尔津带来了新理念、传播了新技术;有效改善农牧民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有效引导和推进传统生产方式转变,有效发挥吉林省、通化市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提高了经济社会交流交融。其中,援疆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布尔津县48个组团、500余人赴吉林、通化学习考察。市委、市政府,各县(市、区)及组织、宣传、工会、教育、民政、水利、卫生、计生、广电等单位部门等给予大力支持,计划外投入援疆资金近1000万元,并派记者采访团深入布尔津县采访报道,为两地增进了解、加强交流,更好地开展对口援建和区域经济合作搭建良好平台。(记者 丁陆洋)
实习编辑 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