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2012·南京对抗”呈现五大亮点

2012-11-28 14:33:53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2012·南京对抗”全军指挥对抗演练27日在南京成功举行。这是我军首次在军事院校与作战部队之间展开的自主对抗演练,受到了军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院长王培说,演练凸显了5大亮点,将对提高我军部队首长机关指挥能力和院校任职教育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精确快速战”等作战概念得到丰富发展

这次演练将我军近年来的“目标中心战”“精确快速战”“网聚破控战”“垂直闪击战”等先进作战概念运用于对抗演练,从而使训练内容设置更加合理、训练情况构设更加逼真、战法创新特色更加鲜明、实战化导向更加突出,作战指挥更加精确高效。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战役战术系主任孙夕华说,用什么样的作战理念指导演练设计,关系演练走向,牵动演练全局。以先进作战概念为引领,是贯穿于这次对抗演练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演练中,参演部队按照“弱化方向、突出目标”的原则,确定“目标清单”,科学编组作战力量,使作战指挥变得更加精确高效。

院校“模拟蓝军”雏形已成

近年来,由作战部队扮演的模拟蓝军在历次对抗演习中发挥着“磨刀石”和陪练的作用,为提升部队战斗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次演练中,我军首支由军事院校专家、教授和学者组建的“模拟蓝军”以其丰富的理论素养、谋略水平和专业技能,让前来攻擂的“红军”吃尽了苦头,成为演练中的一大亮点。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队指挥系主任陈贻来介绍说,院校“模拟蓝军”熟悉外军作战思想、战术原则和指挥流程,可以根据对抗需要,形神兼备地模拟“敌军”指挥机构,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演练中,院校“模拟蓝军”成功地隐真示假,耗费了“红军”大量弹药,成功摧毁红方重点目标。

据介绍,院校“模拟蓝军”还将向“面向全军、常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扮强演真,在指挥机构对抗中发挥更好作用。

作战指挥中的多个技术难点被攻克

我军自主研发的“指挥对抗训练支持系统”有效解决了战训系统兼容互通难等难题,参演人员普遍反映,这一系统易学好用,对提高指挥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作战实验中心主任高志年说,“指挥对抗训练支持系统”综合运用建模仿真、中间桥接、数据挖掘、信息交互等先进技术,解决了部队运用一体化指挥平台开展指挥对抗训练“难”的问题,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训练情报来源“无”的问题,作战行动模拟“真”的问题,导调人员跨平台随机导调干预“活”的问题,远程异地演练数据“通”的问题,为对抗演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演练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过渡

演练中,围绕找准问题、探究原因、提高能力的训练要求,确立“淡化胜负输赢,重在检讨得失”的裁评指导,构建系统配套的裁评指标体系,依托“裁决评估系统”,对红蓝双方指挥活动优劣和战术运用得失进行精确裁评,做出了让红蓝双方都心服口服的裁决结果。参演部队一致认为:用这么多数据说话,分析得很透彻,结果令人信服,通过演练看到了问题,明确了方向。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训练系主任张松说,对演练的精细化裁决,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提升和训练水平、训练作风,“粗放型”的裁决方式甚至还会影响参演部队士气。实现对抗演练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是信息化条件下开展部队训练的根本要求。

一体化指挥平台的使用日趋熟练

这次演练依托新型一体化指挥平台进行,全程实现无纸化指挥。从演练过程看,参演双方对新的指挥平台已经实现熟练操作,过程流畅,指挥效率大大提高。演练中,作业条件和初始态势通过信息系统发布,各种指令通过信息系统传输,对抗过程通过信息系统记录,作业结果通过信息系统提交,指挥信息实现了“不落地”的流转,作战指挥模式由传统的依靠“一部电话、一张地图、一个沙盘”指挥向依托“一张网、一幅图、一平台、一个库”指挥。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训练部部长李春立说,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挥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指挥方式,而是要下大力培养指挥员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新型指挥能力,养成使用这种手段的习惯,只有熟练掌握信息化装备,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曹雪峰、黎云)

  实习编辑:范文轩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飞越太平洋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抵达旧金山

北京南锣鼓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下周起暂停"接团”

美宇航局用4K分辨率拍摄极光 宛如“地球灯光秀”

高清:西沙官兵燃烧青春守护祖国海疆前沿

精彩热图

高清:福州“囧楼”吸引眼球 网友戏称为“最囧建筑”

民众畅游北京南城千亩油菜花海

美若仙子:童瑶大片曝光 精致柔美尽显优雅

台女星肯尼亚案被骗 怒开30万悬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