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千万不要迷信哥 哥真是个“传说”

2013-07-16 14:54:48 来源:大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相关链接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保健食品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

药品

应当有明确的治疗目的,并有确定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可以有不良反应,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看清包装好识别

通过批准文号辨识药品、保健食品及食品,是简便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国产药品为“国药准字H(Z、S、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其中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分包装”。国产保健食品为“国食健字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或“卫食健字号”。

保健食品标志为天蓝色图案,下有保健食品字样,俗称“蓝帽子”。

如何识别正规保健食品

1.正规保健食品标签标明下列内容: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贮藏方法;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含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志等内容。此外还标注名称、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执行标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卫生许可证号。

2.正规保健食品外包装“主要展示版面”的左上方应上下排列标注保健食品蓝色草帽标志与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3.正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统一,如2003年6月后保健食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批准文号格式为 “国食健字××××”或“国进食健字××××”(进口保健食品)。

4.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sfda.gov.cn) ,可上网查询正规保健食品相关信息,以辨别真伪。

5.正规保健食品不进行预防及治疗疾病或暗示疗效的违法宣传。

商家忽悠方式

1.“健康讲座”为促销。一些不法商家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

2.“免费活动”为洗脑。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等手段和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制造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

3.“专家义诊”是骗局。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

4.“温情攻势”是心理战术。推销者甚至称呼来参加活动的老人为“爸爸”、“妈妈”,拉近感情距离。老年人享受了别人的服务,不买产品过意不去,同时由于有心理暗示作用,老年人易相信产品被“放大”的功效。(张丽霞)

刘笑英 本报记者张丽霞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保健食品 传说 专家 保健品 忽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