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专家解读芦山地震伤亡较小的原因

2013-04-26 11:22:15 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中国地震局芦山7.0级地震现场指挥部今天举行了此次芦山地震烈度调查和灾情评估通报会。指挥部现已绘制出芦山7.0级地震烈度图。在场中国地震局专家进一步澄清了网上对此次地震房屋建设质量的质疑,并认为由于严格落实国家房屋抗震设防要求,此次芦山地震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一凡认为,公众对房屋抗震标准存在一定误解。房屋抗震强度标准应为设防烈度而不是震级。房屋的抗震设防原则应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比如一些建筑设防烈度是7度,那在烈度为6度的地震中要做到不损坏,烈度为7度时要做到虽有一定损坏但可以修,面对烈度为8度的地震能做到不倒塌,这样的房屋抗震设防标准就是合格的。他认为,对个人来说,人们都希望自家房屋实现“大震不坏”,即房屋在经历超过自身抗震标准的地震时仍安然无恙,但修建成本相当高,墙要建得很厚;如果将该标准推广到全国则成本太高,超出国家经济能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孙柏涛认为,一国房屋抗震标准与国家财力和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知识密切相关。2003年伊朗巴姆大地震震级为6.6级,但造成2万多人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房屋抗震标准低。日本一般7级左右的地震不会造成太大伤亡,与其国家财力雄厚和国民防震减灾意识强有密切关系。

袁一凡表示,与国内其他地区同等级别的地震灾害相比,此次芦山地震人员伤亡较少。他解释此现象时说,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防震减灾的宣传和投入,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得到增强。汶川特大地震后芦山县恢复重建的房屋严格按照国家抗震标准建设,农村房屋也采取了一定的抗震措施,完全倒塌的房屋很少,因此人员伤亡数大大减少。房屋受损较严重的集中在乡村山区难以达到最新抗震标准的砖房和木质建筑,这些建筑年代老旧,多属自建房范畴。

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局芦山7.0级地震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吕弋培介绍说,此次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按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了一级响应,并派工作队赴芦山县开展工作。工作队职责包括:协调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的救援工作;在灾区建立流动地震台开展加密观测,捕捉余震情况并加强监测;会同17个省的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12个直属单位,组成34支工作组开展震害调查与烈度评估工作;进行科学考察等。

孙柏涛介绍说,此次地震烈度图已由中国地震局驻芦山县工作队绘制完毕,最终结果已由中国地震局网站进行发布。绘制地震烈度图的意义包括:服务于灾害损失评估;服务于政府部门灾后重建规划;服务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研究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等。(记者张萌)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芦山 现场指挥部 烈度图 专家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