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2月8日电 (朱虹)7日早上8点,离义诊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唐光(化名)就带着5岁的儿子小辉(化名)来到四川省康复医院排队。
32岁的唐光,是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人。一周前,他去县残联给儿子领残疾证时,得知了四川省康复医院义诊的消息。
“医生说能给孩子治。要不然都不知道花多少钱,带他去哪儿治病。”唐光望着儿子,叮嘱他慢点。清晨,门诊大厅的人不多,他也就由着小辉跑来跑去。
前往住院部的父子二人。(朱虹 摄)
给儿子办残疾证 获“义诊”喜讯和17200元救助经费
“儿子的胳臂不能像常人一样灵活翻转,有时拿东西得两个手捧着。”唐光所说的胳臂不能灵活翻转,系因胳臂的旋转功能丧失,而妨碍了手的精细活动。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先天性双侧上尺挠关节融合”,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骨骼畸形,发病率较低,治疗较困难。
据唐光介绍,小辉1岁半时,家里人就发现了孩子身体的异常。“到攀枝花的医院拍了片子,医生说要先住院,但病情没有确诊。”唐光说当时孩子小,又一直在哭闹,加上经济原因,最终没有住院治疗。但他心里盘算着,将来要治肯定要花不少钱。于是,为了给儿子攒钱治病,唐光选择了外出打工。
“打工总比种田挣得多,多挣点才能带他去大医院看病。”唐光说,前两年工作不好的时候也没存下钱。今年年初他和同乡去新疆的工地做木工,到11月份挣了3万多块钱。
5岁的小辉已经意识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地方,“我这个胳臂,不能转过来拿东西。”他认真地比划着动作。
唐光害怕儿子上小学后学习不便利,也担心长大后儿子的自卑情绪会增加,计划着赶紧带儿子看病。“3个月前,外公先带孩子去县医院拍了片,在当地残联办了残疾证,希望能得到一些医疗补贴。”他说。
“上周,去残联领取残疾人证,才知道了义诊的消息。”记下联系电话后,唐光很快和医生沟通了病情。12月6日,他带孩子从西昌坐了10个多小时的火车赶到成都,在医院附近的小旅馆住了一夜,就盼着能早点能见到医生。
唐光说,没想到,这次意外得知的义诊机会,不仅能够给孩子治病,还为他们提供了17200元的救助经费。
在医生办公室,小辉告诉记者,说要做截骨。记者问他,“你知道什么是‘截骨’?”他说,不知道,但做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