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寻访京杭大运河系列报道之一 运河让枣庄重新焕发生机

2014-04-03 15:34:01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寻访京杭大运河系列报道之一 运河让枣庄重新焕发生机
台儿庄明清时期的古码头

寻访京杭大运河系列报道之一 运河让枣庄重新焕发生机
台儿庄运河船队-鞠川江摄影

寻访京杭大运河系列报道之一 运河让枣庄重新焕发生机
运河岸边恢复建设的不同风格的建筑

寻访京杭大运河系列报道之一 运河让枣庄重新焕发生机
大运河枣庄段- 鞠川江摄影

寻访京杭大运河系列报道之一 运河让枣庄重新焕发生机
明代建设的台儿庄古河岸依然完好无损

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在过去的14个世纪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国历朝历代贯穿南北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据枣庄市市委书记陈伟介绍,来自史料统计显示,在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地区产生的经济总量占到整个国家经济总量的70%。

这条古老的命脉更是为她的子孙孕育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大运河沿岸85个遗产点段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它们像熠熠生辉的宝石串起在一条项链上,各自闪着不同的光芒。

枣庄是京杭大运河由江苏进入山东省的第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的台儿庄古城拥有运河上保存完整的遗产体系---3公里长的古运河河道,因为这段运河形如弯月,称作月河。

陈伟介绍说,月河边上的古码头、古驳岸,甚至是运河河道的宽度都保持着运河初建时的风貌,因此这段运河被誉为“活着的运河”,是运河“申遗”的节点之一。

如今,枣庄市积极挖掘运河文化资源,用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城市增添魅力。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 但运河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伟说。

大运河-----枣庄发展的原动力

作为京杭大运河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航道,枣庄段运河与大运河一脉相承而又独具特色。

枣庄段运河始凿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它的开凿有效避免了黄河水患,保证了明清王朝四百多年来的漕粮运输,成为维系明清王朝的咽喉要道。

“枣庄段运河因势而建,自从枣庄段运河开凿,大运河基本没有遭受到黄河水患的影响。”枣庄市运河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董运启说。

《沂沭泗河揽胜》作者吴宗越认为,正是因为黄河泛滥和运河改道(开挖枣庄段运河),才使得微山湖形成。

据董运启介绍,在枣庄段运河开通之前,济宁以南,徐州以北,枣庄西部这段运河流域,存在着大小湖泊14处。运河开通以后,这一区域的水网和地上、地下水的储量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末清初这14处湖泊逐渐连成一片,大量陆地成湖。

枣庄段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沿运地区数百年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使枣庄成为江北地区重要的瓜果梨枣集散地、民间制陶基地、酿酒基地和煤炭基地。

1878年,中兴煤矿在枣庄地区建立。该公司出产的原煤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向各地输送,使枣庄地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三大煤炭基地之一。

有史料记载:“漕运数千艘,连樯北上,载煤动辄数百万石”。

据新中兴公司宣传主任胡乐宝介绍,1912年5月从枣庄至津浦铁路临城镇的枣临支线铁路建成,使中兴煤炭能够通过津浦铁路进入了北起济南、南至浦口的广阔市场,但即使这样,中兴公司每年仍通过运河输运煤炭达10万吨,约占中兴公司煤炭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无论从地域文化和物质技术基础条件的意义上,还是从直接承担运输功能的意义上,可以说,是大运河孕育了中兴,托起了中兴的生存、发展和辉煌。”胡乐宝说。

新中国成立后,枣庄段运河扩建。现在的枣庄段运河全长99.1公里。

枣庄现有四个沿河港口,去年的总吞吐量达到3215万吨。

“与陆地相比,运河运输更加环保和节省资源。”枣庄市港航局副局长李鹰说。

李鹰说,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每吨公里船舶排放量是火车的三分之二、汽车的五分之一。

陈伟说,运河在运输大宗货物方面是很有前景的。

沿运港口带动了沿运地区的经济发展。枣庄市峄城区拉长运河经济产业链,峄城港口规划分建设机械制造、建材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工业项目和煤炭、钢材、粮食专业批发市场。工程全部竣工后,年吞吐能力将达2000万吨、年创效益过亿元。

大运河孕育了台儿庄古城 造福一城人民

今年41岁的赵秀梅2001年下岗后进入柳编行业。然而她辛苦的经营并没有太多的剩余。

“枣庄以前主要是依靠煤炭资源,没有旅游。我的柳编产品也主要是卖给其他的经销商,所以利润很小。”赵秀梅说。

2010年,赵秀梅在复建的台儿庄古城租了一个20平米的店铺,那时候她也没有想到她的柳编事业会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旅游者喜欢到我这里买一些柳编产品作为纪念品,(我的产品)经常是供不应求,利润比卖给批发商高多了。”赵秀梅说。

如今,赵秀梅在台儿庄古城的店铺是102平方米,她的产品发展成8大类包括饭盒篮类、洗衣筐类及吊篮类。

她还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带动乡亲们致富。目前,合作社有200多人常年为她制作柳编产品。

在台儿庄古城,有20,000多像赵秀梅这样的致富人。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曾长期是山东峄县下辖的一个镇。它因运河的开凿而繁盛起来。

“大运河使台儿庄一夜成名。”陈伟说。

董运启介绍说,枣庄段运河上有八大闸,台儿庄是商船由南进入山东要过的第一道闸。古时候过闸,通常要花费至少半个月,有的需要两个月之久,致使各类货物堆积,人员迅速聚集。

通航后的台儿庄,商贾云集,楼宇增多,迅速成为鲁南地区的一座商贸重镇和沟通鲁苏豫皖、江淮浙沪的人流、物流集散地。《峄县志》记载清代盛时的台儿庄,呈现出“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据记载,明清时期,台儿庄的常驻人口达到6万人,每年有15万人从这里经过。

然而这样一座历史古城在台儿庄大战中毁于一旦,90%以上的建筑物被毁坏。

美国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8年5月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上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

2006年,时任枣庄市长的陈伟经过认真调查后,决定复建古城发展旅游业。

“大运河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陈伟说。

在古城建设中,枣庄市遵循“留古、复古、承古、用古”的原则,按照“原空间、原尺度、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地工匠”的标准,把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的基因上复活起来。

如今,台儿庄古城里有北方大院、徽派建筑、岭南建筑、闽南建筑、鲁南民居、水乡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8种建筑风格的建筑,更有世界五大宗教及关帝庙、妈祖庙等民间信仰的72座庙宇。

作为一个5A级景区,台儿庄古城游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2006年,古城接待游客260万人,成为山东省继三孔和泰山之后的第三大旅游景点。

枣庄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杜建民介绍说,古城复建以前,枣庄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没有一个地接导游,没有一辆旅游大巴,三星级以上的酒店床位不到1000张,过夜游客不足1万人次;如今,全市已建五星级酒店5家,地接导游发展到400多人,旅游大巴增加到105辆。

台湾著名童话作家郁化清,祖籍台儿庄,少年时代随学校躲避战乱去了台湾。他的女儿郁馥馨出生在台湾南投市,是位作家。现年52岁的郁馥馨计划长期在台儿庄生活。

然而她第一次回台儿庄看望奶奶时对台儿庄的印象却是“破败的煤城,没有生机”。

“当时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奶奶住在这里(台儿庄),我是永远不会再来台儿庄了。” 郁馥馨说。

2010年,当她再次来到台儿庄时,惊诧于眼前的情景。

“漂泊多少年,眼前的台儿庄古城使我真切地找到了根的感觉!”

如今,已在台儿庄购买房屋的郁馥馨是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主办的《天下第一庄》杂志的主编,也是台儿庄区政协委员。她说大运河和古城承载了台儿庄人民的梦想,自己愿意为古城建设添砖加瓦。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孕育了台儿庄古城,沉淀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台儿庄古城 一个寻梦的地方”,也是人民致富的源泉。

(记者 赵瑞雪 摄影 鞠川江)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枣庄 运河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