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双台风登陆历史少见 上海迎战"苏拉""达维"见闻

2012-08-03 15:56:0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应停则停” 安全第一

记者陆文军从申通地铁公司调度中心报道:轨道交通已是上海市民出行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关系重大。2日凌晨,4号线列车司机谢胜、王晨担任巡道任务。台风期间,巡道车出库时间提前。谢胜说:“为了确保汛期线路安全,我们以限速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巡视整条线路,确保线路正常。”

据了解,按照相关预案,如接到8级以上台风预警信息,轨交路网各高架线路将限速至每小时40公里、地面区段限速至每小时50公里。如接到10级以上台风预警信息,轨交路网各线将清客暂停行驶,之后重新组织线路运行。地面公交也是如此,如果遇到市区大面积积水,汽车驶经的道路积水深度达350毫米、电车驶经的道路积水深度达180毫米、积水区域长度达100米时,公交运营车辆绕道或暂停行驶。

对于易受台风影响的途经隧桥的省际客运线路,上海交通港口局已明确表示,将根据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指令要求,“应停则停”。同时为滞留旅客提供服务和保障。

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相关人士说,现在与过去相比,“同样的雨,不同的灾”,过去的单灾种,变成如今的多灾种。城市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的防汛防台风理念带来了新的启示。

细节落实:“海陆空”到街镇社区

记者贾远琨从上海海事局值班室报道:为有效应对台风影响期间可能发生的水上突发事件,目前海事巡逻艇、航标船、专业救助船、救助直升机、清污船、打捞船和拖轮等应急力量已部署到位,有些已处于应急待命状态。

记者叶健在铁路上海虹桥站报道:铁路方面也力保秩序平稳。上海虹桥站值班站长告诉记者:“7月底,铁路部门接到有关台风的消息后,即对车站内的广告灯箱、雨棚、候车设施等进行排查加固。车站还组建了应急小组,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果出现列车晚点等情况,车站会通过大屏幕和广播及时告知旅客。”

记者贾远琨、周蕊从上海机场集团报道:遭遇台风,航班延误在所难免,各大航空公司除了及时向旅客通报信息外,也在积极维护航班秩序。记者采访了解到,东航已成立了防御台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启动保障方案。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航班尽早恢复正常。

记者罗争光在上海市闸北区工业园区看到,交警和消防人员现场向市民演示不同机动车车型在遭遇不同情形的道路积水时,如何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上海交警各部门已排摸了各辖区的道路易积水点,按照“一点一方案”的标准制订临时交通管制、绕行分流等方案。

在不久前的一次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工作会议上,上海市防汛部门人士举了一个例子:1977年8月21日晚到22日晨,在上海北部地区出现了上海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400毫米以上雨量的笼罩面积约230多平方公里。当时这场特大暴雨造成了大范围的严重积水,是上海地区历史上最严重的涝灾之一,其中嘉定、宝山二县灾情最为严重。畜禽、粮食损失严重,所幸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

防汛部门人士说,“当时上海的宝山、嘉定等地,还基本是郊区农村地区,以农田为主,灾种比较单一。”如果这场上海有记录的最大暴雨下在今天,宝山和嘉定地区已是上海的新兴城市化地区,人口结构和经济布局,今非昔比,防灾应对肯定不一样了。

上海正在完善防汛防台风的“防御网”,不仅全力保障特大型都市大流量的“海陆空”城市功能安全,而且还把防御细节落实到街镇和社区。防御落实在细节,那是对生命的尊重。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少虎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达维 防汛指挥部 道路积水 灾种 双登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