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24核“复芯”处理器在沪成功研发

2012-11-27 14:45:01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当前,双核处理器几成手机流行配置,四核也已闪亮登场,嵌入式芯片正迈入“多核时代”。昨天从复旦大学传出信息,该校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功研发24核“复芯”处理器,在功耗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成倍提升运算速度。近日这一成果被具有“微电子领域奥林匹克”之称的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正式录用,将于明年在该平台上向全球发布。

据了解,这一24核处理器技术,将主要应用于通信、多媒体等领域。参与研发的曾晓洋教授打比方,如果现在主流配置的手机打开一个比较大的视频文件需要5秒,那么嵌入了24核芯片的手机上阵,只需要一眨眼的工夫。

研发团队成员虞志益博士介绍,过去的处理器通常是单核的,如同一个邮局,每天接收成千上万来自四面八方的包裹,但只有一名快递员工,纵使这名员工技术再娴熟,效率也是有限的。目前业界公认,单核频率已几乎增长到了极值,难再有所突破。于是,多核,也就是“多雇几个快递员”,成了处理器研发领域的新方向,但是“快递员”一多,他们之间的分工成了新的问题,随着处理器核数的增加,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交流、让它们公平有序地完成任务,成为多核处理器研发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处理“如何分工”的核间通信技术,主要有共享存储和消息传递两种方案。前者核与核之间不发生直接联系,所有信息传递通过总台中转;后者则可实现核间点对点交流。两者各有优劣。自2009年起,复旦团队开始进行第一版16核处理器的研究,在这个精心设计的“生产车间”里,16名“员工”被分成两组,也被称为两个“簇”。每组8个“员工”,被命名为“PCore”,它们分别占据2个九宫格的外围。九宫格的中心是一个名叫“MCore”的共享存储器,它的功能相当于“员工”之间的“寄存总台”。“员工”与“总台”之间都有双向的“传送带”相连接。

在第一版16核处理器创新设计的基础上,2012年研发“复芯”24核处理器启动,在处理核间通信问题上,研发团队创新地提出将两种核间通信方案有机融合,换句话说,提出全新信息流通架构,让芯片运行时自动选择更高效率的核间通信方式。例如,其中首次采用双层“片上网络”技术。虞志益解释:“芯片上面有很多核,它们之间的通讯可以类比于互联网上许多计算机之间的通讯,这就好像把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互联网通讯放到了芯片上。”通过这种将类似“互联网”的网络结构“建设”在芯片上,可以迅速组成芯片内多个“核”之间的高速信息交互通路,极大地提高核间通信的效率,从而提高这个多核处理器的工作效率。目前24核“复芯”的这一技术参数较国际同样级别芯片高出30%。

当解决了核间通信问题,处理器上的核是否多多益善?24核、64核甚至100核是否会很快出现在普通消费者的手机中?答案是否定的。如“复芯”24核芯片等两位数多核芯片,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还基本只是实验室和科研中的概念与样品,要进入产业化阶段,瓶颈主要有二:一是功耗,多核意味着对电能消耗更大,发热更多,提高能源效率、解决冷却问题是关键;二是与处理器配套的软件问题,只有更好地分配任务,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多核带来的硬件优势。

目前,研发团队期待能与业界有更广泛和深层次合作,让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核处理器早日与产品携手发展,参与全球竞争。曾晓洋说,“处理器领域需要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我们研究的东西,如果仅仅停留在纸上,即便获得再多认可,那也是失败的。”

  实习编辑:范文轩

编辑:张少虎 标签: 核处理器 员工 芯片 研发团队 视频文件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飞越太平洋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抵达旧金山

北京南锣鼓巷取消国家3A级景区资质 下周起暂停"接团”

美宇航局用4K分辨率拍摄极光 宛如“地球灯光秀”

高清:西沙官兵燃烧青春守护祖国海疆前沿

精彩热图

高清:福州“囧楼”吸引眼球 网友戏称为“最囧建筑”

民众畅游北京南城千亩油菜花海

美若仙子:童瑶大片曝光 精致柔美尽显优雅

台女星肯尼亚案被骗 怒开30万悬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