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记者的调查显示,当信息转手多次之后,往往会辗转流落到业务员QQ群等半公开的网络空间,最终被个别用户上传到公开的平台上“裸奔”。在百度文库上传了上海某商会会员联系方式的网民就承认,其信息来源于“自己常常上的群里面共享的信息”。
个人信息“被上网”之后,为何一些网站“我行我素”,迟迟不见删除?这就牵扯出了利益链的第三环——“流量至上”的无德网站。
“一些网站自恃是大公司,不怕打这样的官司。它通过流量能赚到大量的广告费,而输掉官司也不过赔偿几千元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泉说,“商业逻辑大于法律逻辑,像前几年的百度MP3纠纷案,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它的流量不停地涨,达到整个流量的20%,赚取巨额的广告费,而最后输掉官司也不过赔了几万块钱。逐利的本性让网站不会主动删除涉及个人信息的文档。”
步步设防 加大司法惩处力度是关键
申请房贷、车贷时填写个人信息以便确认身份;出差住宿时出示身份证复印件配合治安管理;参加课程培训时留下电话号码方便联系……这些都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公民不可能因为害怕被别人骚扰而因噎废食。专家表示,应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必须有所作为、依法顶格处罚,要让涉嫌违法违规的个人、网站“喊疼叫痛”、得不偿失。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薛进展说,现有法律法规对“公民个人信息”还缺乏准确的定义,譬如年龄、职务、婚姻状况等信息是否应包括在内还有争议。同时,由于个人泄露的源头呈现多元化趋势,刑法规定的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犯罪主体,即“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范围略显狭窄,应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