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与现实的三种距离
美国电视连续剧《中产家庭》的剧照。该剧描写了美国普通中产家庭发生的故事。 图片来源:时光网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我在台北的马路上迷失了我的脚……”1989年台湾著名歌手郑智化唱的一首《中产阶级》,如今成了大陆一部分群体的写照。他们是有着一定收入、一定社会地位、一定生活追求,正在兴起却未被清晰划分的群体——中等收入者。在中国社会变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他们正在被赋予社会中流砥柱的角色,一方面成为奋斗与成功的代名词,却同时也被焦虑和迷茫所困……
北京公务员:
无房无车,离中产一族遥远
“每当别人问我从事什么职业时,我一回答是公务员,大家一致的反应都是当公务员真好,有稳定收入,有福利。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我每个月的工资却只有2000多元。”赵鹏今年31岁,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目前在北京的一家区级法院任职,从事书记员工作。
2008年,赵鹏从北京一所知名大学的民商法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为了在北京这个大城市站稳脚跟,赵鹏尝试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希望可以到专业对口的法院工作,却连报名资格也没获得,原因是未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于是,我就拼命学习,每天都抓紧时间看书,最后取得证书,获得现在的工作,当时得知自己被录用,甭提多激动了。”赵鹏回忆到。
可当问及他现在的工作感受,赵鹏则显得一脸无奈:“现在的生活还算平稳,可就是工资太少。”赵鹏说,自己现在每月要付750元的租房费、1000元的生活费,这么一算下来,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所剩无几。说到与女朋友何时结婚的问题,赵鹏直摇头:“现在结婚,大都以有房有车为前提条件。按现在北京的房价,买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大概需要100万元左右,根本买不起,何谈买车和结婚?”赵鹏说,虽然现在国家和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下调一线城市房价,可什么时候我们这种收入的人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
虽然公务员是大家公认的稳定工作,可赵鹏心里却有着更换工作的打算。“咱干的工作虽说和上学时的专业对口,可每个月的工资不高,工作量还很大,并且离家又远,将来生活上还要面对很多实际的问题。我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早些回到西安,至少有家里人的帮助和照顾,生活压力也会小一点。”据赵鹏说,他的家人非常赞同他回家乡就业,而他也已经向家乡的许多高薪企业投递简历。现在,赵鹏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早点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早日成为“中产”一族。
相关新闻:
“中产”与现实的三种距离
内地“中产”家庭成移民主力 八成因子女教育
中产陷入焦虑 在现实和理想夹缝中左冲右突(图)
中国养老困局:今天的中产明日将无力养老
社科院:我国23%人口跨入“中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