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特征:智能化+隐蔽性,低成本+高收益
十几名犯罪嫌疑人,何以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轻松窃取了上千万电脑用户的信息,作下震惊全国的大案?网络信息安全大案屡发原因何在?
重庆警察学院刑事侦查系教授菀军辉说,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网络信息犯罪的智能化、隐秘性强,且多为跨区域作案,侦查取证难。记者了解到,此案中犯罪嫌疑人制作和传播木马、挂马、洗信、贩卖Q币等均全程智能化操作;团伙成员遍布各地,之间以虚拟身份联系,资金往来也依托虚假银行账号,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隐匿个人真实信息,这些都为警方侦查、取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办案人员说,在进行抓捕时,警方是在前期缜密侦查后同步出击,才将嫌疑人一网打尽的。否则,团伙成员之间一旦察觉对方网络联系中断,即可能在第一时间销毁各类电子物证,令侦查工作前功尽弃。
犯罪成本低、收益高,反复作案几率大,也是网络信息犯罪屡禁难绝的原因之一。菀军辉说,犯罪嫌疑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即可实施此类犯罪,且收益往往极高,如木马制作者王某前后获利近50万元。在取证时,由于受害的QQ用户遍布全国,盗窃数额难以固证,且过去取证不充分,司法处理较轻,涉案人员反复作案几率大,造成恶性循环。
以此案中的核心成员“亮亮”为例,他在2009年曾因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案被打击处理,但仅获刑11个月便又“重出江湖”。低犯罪成本和高收益促使其再度铤而走险。
与此同时,犯罪嫌疑人利用了网民一些不健康的上网习惯进行传播,也是该类犯罪行为“传染性”很强的原因。以此案为例,木马开发者针对网民的猎奇心理,瞄准色情网站进行传播。网民一旦浏览特定的色情网页或下载特定软件,电脑即被感染。办案人员表示,此案中海量的受害用户,说明了当前不少网民仍亟待树立健康的网络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