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专家称当前中国暂不具备马上延迟退休年龄条件

2012-07-03 09:30:46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专家建议弹性退休制、延长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

专家称当前中国暂不具备马上延迟退休年龄条件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义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义表示,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和推出政策调整的时间表,是越早出台越主动。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课题,需要有一个渐进过程,不是马上就实施,通过十年甚至二十年完成的。但是,现在不下决心,十年后再下决心,面临的困难更为严峻,调整的空间可能更为狭小。

专家称当前中国暂不具备马上延迟退休年龄条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

面对不可逆的人口老龄化现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则认为,应该小步慢跑地延长退休年龄,而非一步到位快速推行延迟退休,目标是男、女均为65岁退休,但可分三个阶段进行。如2016-2025年间将女工人退休年龄由50岁提高到55岁,退休年龄每二年提高一岁,同时缩短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年龄与正常退休年龄差距;2026-2035年间将女职工退休年龄统一提高至60岁,退休年龄每二年提高一岁;2036-2045年的目标是将各类养老待遇享受年龄统一提高至65岁,每二年提高一岁,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享受养老金年龄同步提高。

何平指出,延长退休年龄方案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降低财政负担,按预测2050年当年财政养老负担较现行方案减轻54%。从实施改革方案长期来看,2038年以后的劳动供给短缺情况有缓解,到2050年劳动力供需基本平衡。虽然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整合虽对降低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作用甚微,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冲击的作用不显著,但对加强制度公平性作用明显。

专家称当前中国暂不具备马上延迟退休年龄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分析室主任李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分析室主任李军也建议适时提高退休年龄。“目的并不是在于促进增长,而是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减弱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预期。”但他指出,退休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决策方面需要慎重。

解决中国老龄化的一个中国特色的钥匙,应该是解决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介绍,“退休制度不要一刀切,应该实行弹性的制度,充分利用一部分高技能、高素质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但是也要保护那些受教育不够的普通劳动者。应该加大教育,把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同时,继续发展高等教育,保持高等教育的扩张趋势。”目前西方有些国家已经把退休年龄提高到了62岁,我国是否可以把现行的退休年龄,比如现在男性是60岁,女性55岁,延长一段时间?蔡昉明确表示:“在目前这个阶段上,千万不可。” “未富先老”阶段上的老龄化,人均GDP、社会发展水平都还不够高,暂不具备延迟退休年龄的条件。

专家称当前中国暂不具备马上延迟退休年龄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郑秉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郑秉文指出,日本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其中有一条做法就是为是老年人提供就业和工作机会,鼓励老年人一直工作到65岁。

郑功成指出,应理性构建我国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的相关制度。例如,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现行制度模式下出现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就是一个因制度转型而出现的历史问题,是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当然应当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化解。

此外,郑功成表示,我国应建立完整的老年保障体系而非单项制度支撑。当前将“老有所养”理解为只能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不正确的,“老有所养”需要的是一个由多个项目、多个层次构成的完整体系,并且不同项目负有不同使命,不同层次承担不同的职责。

来源:人民网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