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凤凰古城复制传闻受质疑 公司回应系保护不是仿造

2012-09-07 17:14:28 来源:法制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凤凰古城之所以能吸引游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历史沧桑感。我们毫不怀疑当地可以花钱堆出一个和凤凰古城外观一模一样的新城,可问题是,历史却不是真金白银能买来的。”有网友则对古城复制后的前景深感担忧:缺乏了历史底蕴,难道游客就这么配合,大老远地花钱跑到你那里去看一幢幢的仿古建筑?这不是自毁招牌吗?

由于凤凰县官方对这一传闻迟迟未作正式回应,有网友甚至猜疑,这一新闻事件或许又是当地对烟雨凤凰项目“自我宣传”的一招“苦肉计”。

记者注意到,一周以来,这则传闻在互联网传播发酵继而引发网民广泛关注。据中国网旅游中国舆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3日10点,相关新闻发布、转载340篇次,主流微博评论、转发超过万次。且有清晰迹象表明,连日来,有关“凤凰新古城”的热议还在继续。平均每分钟评论量高达5次,12秒内就有一人次参与该讨论。而网络民意结果显示,反对复制古城的声音几乎呈现出一边倒态势。

民众担忧“文化啃老”

那么,凤凰县缘何要复制一个凤凰古城?其所需55亿元经费到底来自何处?由于凤凰县官方至今没有公开回应,真相扑朔迷离。

为了探寻真相,9月5日,《法制日报》记者对凤凰县相关部门进行了电话采访。

“网络上所说的‘古城复制’项目实际上是指‘烟雨凤凰’项目,这种说法可能是开发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并不是去再造一座古城。”听完记者的采访意图后,凤凰县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谈了自己的看法。

这位工作人员同时建议记者找开发此项目的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了解详情。经过一番联系后,《法制日报》记者找到了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彭耀根。

“我们并不是去仿造一座古城,而是完善凤凰古城的配套设施,以提高接待水平和改善接待环境。”彭耀根说,网络传闻复制古城的说法是一种误传。

彭耀根向记者介绍,去年凤凰古城一年每平方公里接待人数达到了580万人,远远超过了预期人数。一些酒店、购物等配套设施与旅游业的发展也显得不匹配。修建“烟雨凤凰”的目的就是想做好古城的配套设施建设。如建造一些好宾馆,并且做好沱江水的环境治理。

“凤凰计划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为了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给核心保护区减压减负,我们提出了‘建新镇保老城’的设想。”8月31日,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微博上也发文认为,凤凰古城无论物理意义上还是文化意义上,都是无法复制的。

55亿资金来自何处?是企业资金还是财政拨款?彭耀根向记者透露,打造“烟雨凤凰”的55亿资金全部由民营开发公司筹集。

那么,对于这一被误传的新闻,相关部门缘何迟迟不作正式回应?

“我们不想误入怪圈!”彭耀根解释说,事情没有做好之前,没必要和这些传闻纠缠不清。

“传闻非真,担忧有理。”长沙律师曾技芝认为,在各地大兴复古之风,梁祝故里、孙大圣故里“烂尾”的背景之下,湖南投资55亿元复制凤凰古城,引来众多网民非议,属于正常现象。

“景区复古屡遭质疑,背后凸显的是民众对某些地区热衷于‘文化啃老’做法的担忧。”曾技芝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也有法律界人士提出,若从古城保护的角度来看,在旧城之外建造新城,以此来疏散旧城的压力,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是,“烟雨凤凰”是出于保护凤凰古城吗?这实在令人生疑。说白了不过是借“文化保护”之名行“经济增长”之实。换言之,投资55亿元的山寨版凤凰古城,只是相关各方获取经济利益的敲门砖。在这场资本逐利的游戏中,所谓文化保护,也许只占到极其次要的一个比例。(记者刘希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21匹普氏野马放归大自然

郎朗担任中华环保宣传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