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夏送伏茶冬施粥 人间大爱在温州

2012-11-28 11:09:5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人间大爱在温州

红日亭是温州的一个缩影,如今已衍化成温州民间爱心慈善的代名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遍布温州城乡大大小小的伏茶点共有300多处,“爱心粥”、“爱心茶”用爱温暖了千千万万的人。

位于市区黎明街道黎二村上陡门的长廊伏茶点,“挑担伏茶上府山”被传为佳话。这个伏茶点的巨瑞春等老人不仅每天向过往行人免费供应伏茶,而且10多年来每天坚持挑上100来斤的伏茶上杨府山,供给在山上大批晨练的市民喝。

路人朱先生说:“来温州打工好几年了,一直很喜欢这里的伏茶。现在天气热了,我每天都会来这里喝上一杯。喝茶后,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在洪殿街道夏屋社区,居民们每天都可以免费享受到不同的清凉消渴的体验:喝一杯解暑的伏茶,倒一碗营养的豆浆,尝一口清凉的绿豆汤……虽然社区内没有专门烧制这类饮品的场地,但许多居民主动将自家的厨房提供给社区使用,小小的社区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市区西城路有两棵百年大榕树,也有一个以大榕树命名的伏茶点——双榕亭伏茶点,该供应点共有25位老人轮流值守,义务烧茶已有二十余载。创始人李庆海老人从老字号“叶同仁堂”抄来药方,并配合时令节气,自己摸索出一套独特药方,烧出的伏茶特别地道,深受人们的喜爱,许多人远道而来饮茶,而且“喝不了兜着走”,夏季每日供应量高达20吨,几乎每天供不应求。

这里的施茶老人们说:每天看到大人小孩排着队、拎着大壶小杯来喝茶,我们开心得都觉得年轻了!

爱吾爱以及人之爱

善举背后,是广大市民强大的爱心支撑。红日亭等城乡各地自发涌现的草根“爱心茶”令无数温州市民动容。为了支持“爱心茶”、“爱心粥”,温州这座爱心城的“爱心接力”每日都在上演。

红日亭负责管理财物的孙兰香告诉记者,光施粥这块,柴、米、油、水、电,每天都要支出1000多元,这全靠无数好心人的自发捐助。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等值的物资或爱心款送到红日亭,有附近居民,有路人,有从周边县市赶过来的,有从外地汇款的,还有在国外托亲戚朋友送钱来的,少则50、100元,多则两三千元甚至上万元。还有市民精心选购大米、食用油等送过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留姓名。2012年上半年,温州市慈善总会就收到14万元来自民间的红日亭定向捐款。温州几乎所有伏茶点的经费来源大都是社会民间的无私捐助。

2011年10月27日,90岁的谢彩弟老人作出一个惊人的举动:做寿不摆酒设宴,把子女给自己做寿的3万多元捐了出来,在红日亭连续施粥9天,与700多路人分享自己的长寿面。她在现场摸着身边孙子孙女的头说,希望他们以后也能以这样的方式孝敬长辈,善待他人。

红日亭的人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2012年7月7日,温州街头两位40岁左右的妇女手提装满钱的黑色袋子,开着红色小轿车,沿大街小巷寻找伏茶点送钱,最后在红日亭捐款6万元,不留姓名,放下钱就离开了。

“这是一条‘爱心链’,它将爱心无限延伸……”温州市文明办主任邱小侠说。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红日亭 大榕树 时令节气 大爱 夏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2013电视剧你最期待哪一部

驻华外交官T台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