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多个品种濒危 中国野生中草药亟待加强保护

2012-12-08 17:41:04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日前,山西省农业厅出台规划,将按照产地划分并建立7个总面积上百万亩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保育区”。这一措施旨在加强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保护,从而让多个濒危品种得到有效的休养和延续。

山西是中医药资源大省,是中国中草药的主产区之一。截至2011年底,山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30万亩,许多品种属独有。其野生甘草、连翘、猪苓、黄芪、远志、秦艽、山茱萸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山西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逐年减少,多个品种濒临灭绝,黄芪、党参、柴胡这类草药以前大量存在,如今在药材市场上野生的已经基本买不到了。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老井村土地贫瘠,收入微薄。每到农闲的时候,村民们都会到山上采挖野生的中草药,十几天挖下来能收入七八百元钱。然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上山挖草药。“挖的人太多了,都挖光了,就连柴胡和桔梗这类常见草药也很难找到了。”56岁的赵守苗叹息着说。

类似情况在云南、广西、西藏等中草药主产区也普遍存在。

云南是中国最大的野生中草药产区,但目前野生重楼、红叶大蓟、云防风、小红参等74个品种濒危。最典型的是重楼,这味云南白药中的重要药材每年市场需求量都在1000吨左右,但现在很多药商拿着钱却买不到货,以至于一些药厂被迫停产。

广西是仅次于云南的第二大中草药产区,药用植物有3600多种,采挖野生中草药一直是当地很多农民增收的门路。但近年来,铁皮石斛、野生田七等多个珍惜品种已经接近被采光。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品种 小红参 秦艽 野生种 中草药资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令人瞠目结舌的全球另类疗法

“中国人怕什么”背后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