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新生代农民工底层生活记录:繁华城市的匆匆过客

2012-12-19 10:23:09 来源:工人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新生代农民工底层生活记录:繁华城市的匆匆过客

【标本】

漂在北京 迷茫成长

——丹丹的青春故事

■本报记者 李瑾 文/摄

第一次看到丹丹,是在北京四惠地铁通道上的鸡蛋灌饼摊上。

正是上班高峰,都市白领匆忙的脚步会因为咕咕叫的肚子,在这个小摊上停留一会儿。丹丹熟练地往鸡蛋饼上蘸料、夹菜、收银,旁边她的母亲正在烙饼。

这个女生清秀而几乎没有喜怒的平静面孔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你多大了?”记者有些好奇地问。

“17岁。”回答时依然没有表情。

“你是临时帮妈妈忙,还是……”如花的年纪,正应该读书时,怎会在这里?疑问冲口而出。

“就是一直帮妈妈卖饼。”此时,她显得有点羞涩,又带着一丝戒备。

一个月后,当记者闯入这个女孩的世界里,盘根究底地探究那个青春的世界是怎样一幅画面时,丹丹的孝顺和迷茫,才一点点展现在一个都市人的面前。

上到高二的时候,学习成绩自称不怎么好的丹丹,主动提出退学,她想和妈妈一起到北京帮爸爸。

两年中,丹丹虽然生活在北京,却没有任何一个初次来到首都的人对长城、故宫、前门、鸟巢的向往。也没有一般女孩子那些对美丽事物的追求。

“你最想去北京哪里呢?”记者问。

“……没想过。”丹丹回答。

“在北京去逛过街吗?”

“之前有个工作机会,在王府井,所以去过那里。我平时对逛街也没什么兴趣。再说,小摊也走不开,没时间逛。”

“你在北京有朋友吗?”记者问。

“也有同学跟着爸妈来北京打工,都没怎么联系。”

其实,丹丹也有一只手机,那是爸爸淘汰给丹丹的,只是,那里面除了家里爷爷和也来了北京和丹丹睡一张床的小姨的电话之外,基本没人可以联系。

每天,小摊上人来人往,但几乎没人会注意这个女孩儿。有些时候,她也会碰上不讲理的客人。2元钱的灌饼,总有客人的要求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有些人要让我多夹点菜,我就多夹一片,但她还觉得不够,我就再加再加。但是,心里真的很难受啊。现在菜价贵,一片生菜合3毛钱,遇到那样的客人,就真的亏了。”丹丹说起这些,觉得挺委屈。不过,小有经验的她,也有了应对的办法,那就是沉默。“遇到这样的人啊,就千万别说话,一说就完蛋。人家都觉得比你厉害,哪能受我们这样的人的气啊!”

这样的委屈,丹丹只能忍着,她说,有时候要是一早遇到这样一个客人,这一天可能都会心情很不好。但再怎么不好,仍然不会对客人回嘴,“咱就是干服务的,没办法。”

焦点图片

你还敢说会堆雪人吗?

经典武侠剧美女角色之最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银幕经典

镜头下的印尼女孩割礼现场

精彩热图

古今中外自杀的文化名人

细数十处最具京味赏雪地

探秘末日传说开始的地方

粉末春秋亮相孔子学院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