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山寨呼吸机”之痛:“四重保障”为何难遏因病致贫

2013-01-29 15:14:0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山寨呼吸机”之痛:“四重保障”为何难遏因病致贫

——浙江一对贫困夫妇5年为子续命的背后

一对“至慈双亲”,两双粗糙的大手,一台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土制”呼吸机——就是靠这些,维系着因车祸全身瘫痪、无法自主呼吸的付学朋,在病榻上躺过整整5年。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慈善救济,四道防线为何难阻傅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偶尔会感叹造化弄人、命运不公,但付敏足、王兰芹夫妇,两位生活在群山深处的善良农民,却从未敢深究过问题的根源。

“一步离开,就可能成为与儿子的永别”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破败的小院、单薄的四壁、进门就有个坑,三间木结构的小屋经历了40年的风吹雨打。一台小电机在旁边“哐啷”作响,付学朋瘫卧在病榻上,寸步未移,整整5年。

这是一双怎样的手?长满老茧,粗糙龟裂,大拇指不能打弯,虎口永远无法闭合。

这是一份怎样的坚持?一分钟18下,一个小时1080下,一天25920下。寂静山村中,寒冷的星光里,他们用力按压着手中的呼吸球,不眠不休,为子续命。

今年67岁的付敏足37岁得子,对付学朋疼爱有加。可2006年,年仅23岁的儿子遭遇一场严重车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付学朋呼吸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受损,颈部以下部位几乎完全瘫痪,呼吸只能靠插在喉部的外接塑料管辅助进行。

在访遍台州和上海的医生专家无果、花掉110万元医疗费之后,无奈的付敏足、王兰芹夫妇将孩子搬出住了整整两年的医院重症监护室,回到简陋的家中。

呼吸机是无法自主呼吸的儿子活下去的依赖。可家里哪里还拿得出10万元?家徒四壁、债台高筑的夫妇俩愁白了头。好心的医生告诉他俩一个“土方”:用简易呼吸球为付学朋手动供氧,每分钟捏18下,24小时不能间断。

为了儿子的病,夫妻俩守在床前寸步不离。“因为一步离开都可能成为与儿子的永别。”王兰芹说。有时他们深夜太困了,双手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儿子便憋得嘴唇乌青,用“嘚嘚”的声音提醒他们。那无数个日日夜夜,付学朋的生命就握在父母至亲的手里。呼吸球,成了生命的接力棒。

这样的接力,一直持续了7个月。2009年,做模具的女婿受到电视节目启发,用一个木制模具架、一台小电机、一个呼吸球,再加一根小皮带,花几百元钱自制了一套“山寨呼吸机”。有了这个,夫妻俩不用再日夜守在孩子身边。而付敏足也能偶尔出去背背毛竹、打打零工。

但使用这样的“山寨呼吸机”,对于傅家也是一种奢侈。电机运转是要花钱的,舍不得每月200多元的电费,大部分时候,夫妻俩还是会关了电机,改换手捏。这样的呼吸球,夫妻俩按坏了五六个。长时间机械重复,王兰芹“大拇指不能打弯,双手常常不自觉地疼痛”,而付敏足的手,更是变形得让人目不忍视。

“还没好好享受生活呢,就遭这么大的罪。”说到这里,王兰芹悄悄抹眼泪,“这孩子,连女朋友都没交过呢!”

“这辈子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报答父母。”伴着呼吸的“哧哧”声,付学朋吃力地说,他也曾想到过死,自己解脱,父母也不用这么辛苦,但母亲的眼泪挽留了他。再难,也有他们在身边。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因病致贫 付敏足 付学朋 山寨 保障水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