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走到阳光下
布热津斯基所指的民间黑市就集中在青云市场附近,这是当地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虽然炒汇一直被法律禁止,但在绥芬河这条法律一直很难得到严格执行。1992年,绥芬河市成为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随着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跨境投资合作的拓展,绥芬河口岸的卢布交易量逐年增长。据统计,现在平均俄罗斯入境人数的持币结构中,卢布数量占80%左右,卢布交易已成为旅游贸易和边民互市的主要支付手段。
“这是一个外币需求量逐渐在放大的市场,而我们的银行受限于外汇政策和其他一些现实原因,没法满足这个市场的全部需要。”黑龙江银行绥芬河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此前,除央行在绥芬河设置的卢布兑换点外,黑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在绥芬河的分行也有卢布兑换业务,但所有官方兑换点一直都无法满足绥芬河贸易规模的货币需求。因此,缺口逐渐地被民间黑市填补。
“虽然叫黑市,但绥芬河的黑市一点都不黑。”俄罗斯皮草商人伊万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绥芬河黑市有着自己的规则,每个在这里做买卖的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黑市兑换商。想要在黑市有一席之地,信誉和口碑是非常重要的。”
伊万回忆了和兑换商之间的一个小故事。2009年末,伊万联系相熟的兑换商兑换20万卢布,按照当时的银行汇率,100卢布可以兑换15.5元人民币,绥芬河黑市当时的兑换价在100卢布兑换15.7元人民币左右。“但是我的那位中国朋友当时一时说错了,他说成了(100卢布兑换)16.7元。这里的交易按照你们中国话说,一直都讲究一种叫做‘一口价’的规则,当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的时候,也没有更改,这一笔兑换就让他亏损了2000多元人民币。”
绥芬河成为卢布使用试点后,黑市也发生了变化。
“(从事卢布兑换的)人还是这些人,原来抓到我们要罚款,数额大的甚至要拘留。现在不会抓我们了,我们每个人都在政府做了登记,有了合法身份。”卢布兑换商赵新宇(化名)说,“黑市也还是原来的黑市,只不过现在黑市也在阳光下了。”
炒汇者的血泪
赵新宇在绥芬河卢布兑换黑市里已摸爬滚打了11年,比起“黑市兑换商”、“外汇贩子”之类的称呼,赵新宇说,他更喜欢另一个更贴切的称呼——炒汇者。
2002年冬天,生意接连失意的赵新宇变卖了老家的一处房产,怀揣着仅剩的20万元从齐齐哈尔来到了绥芬河。他想赌一把,赌赢了或许人生能够翻盘,要是赌输了,他想,也许绥芬河就可能成为他人生的终点。
相比于绥芬河本地的炒汇者,在不少地方跑过买卖的赵新宇明显是见过大世面的。熟悉了一个月之后,赵新宇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和绥芬河的进出口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他认为,进入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经济正在企稳回升,卢布呈现出前苏联解体后的最稳定态势,于是他将几乎全部20万元兑换了卢布等待升值。
赵新宇赌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