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45分钟后,公交车到达终点站郎家园。而梁爽还要乘坐北京地铁十号线到呼家楼,再步行到工作单位。
早上8点的北京地铁十号线同样拥挤,又过了20分钟,梁爽总算到达了公司楼下,而此时已经是8点25分了,梁爽迟到将近半个小时,他出门也已经两个多小时。这样的“战斗”经历早晚各一次,每天要花费近5个小时在路上,梁爽苦不堪言。
选择燕郊买房是因为价格便宜
与梁爽相似的,还有东北小伙子刘富伦。只不过他的“北漂”资历更老,2004年就来到北京打拼。几年的辛苦并没有让他住得离单位更近,反而离北京越来越远,直至到河北燕郊。
刘富伦刚来北京时,工作和租房都在北京朝阳区三间房乡附近。“后来房租越来越贵,有时房租甚至连涨3个月。”2007年年初,再也撑不下去的刘富伦决定向家人和朋友“求援”,贷款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从那以后就在燕郊扎了根。
“刚来的时候整栋楼也没几户人家,现在想在燕郊好一点的地段买房都很难。”刘富伦说,身边的很多同事都选择在燕郊买房,主要是因为价格便宜。
越来越多的“北漂”来燕郊扎根,也促进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进京上班,在这里住着还是很方便的,我家对面就是一个菜市场,超市饭馆也挺多。”
刘富伦现在最期盼的就是地铁能早日通到燕郊,他工作的三间房地区毗邻通州,比梁爽的上班路途近,但距离住处也有近45公里,每天挤公交车上下班也要花4个小时左右。
刘富伦的女朋友和他在一个单位工作,女友家住朝阳区芍药居,每天乘地铁上班最多只需40分钟。巨大的反差让刘富伦十分担忧,“等到结婚了,怎么可能让人家从北京城里跑到燕郊来呢?”刘富伦的最终目标是要重回北京居住,他把自己视作一个过客,对他来说,燕郊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落脚点”。
修建跨省地铁难在哪里
“每天上下班花费四五个小时在路上,反映出燕郊上班族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说,每天从住处到工作单位所花费的通勤时间,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国际经验来看,上下班往返时间在80分钟左右应该比较正常。
在丁元竹看来,花费过长时间上班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追求私有住房的生活及消费观念。“中国私有住房的比例在世界上是非常高的,最近一个数据显示,中国私有住房率能达到81%,而美国只有60%多。这就影响了就业和居住的格局——为了有自己的房子,哪怕到燕郊买房,每日跨省上班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