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多地公务员报考人数下降 专家:竞争比去年更激烈

2014-03-31 14:13:25 来源:法制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解读 报考是“冷或热”要看竞争比

不少人根据某些省市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的数据,得出该省市公务员考试遇冷的结论。中公教育李永新分析该结论后表示并不准确,他告诉记者,公务员考试的“冷热”情况不能只单看报名人数,而是要综合考虑竞争比,即报考人数/招录人数。

李永新说:“从目前已经结束报名的13个省数据来看,今年春季多省考试整体竞争比为29.3:1,相比去年的28.4:1还略有增长,这就说明虽然表面看起来报名人数减少幅度较大,但竞争程度并未降低,反而更趋激烈。”

招录人数减少致报考人数降低

中公教育李永新分析说:“今年公务员省考报名人数普遍下降的重要原因在于招录人数普遍减少。”

华图教育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去年年底以来,大多数地区的省级公务员招录人数都降低了5%至30%不等,平均降幅为两到三成。包括2014年度北京市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在内,近期多地的省级公务员考试接连出现了招录人数和报名人数双降的情况。

华图教育公考专家范雯雯告诉记者,招录人数的变化主要是受国家简政放权、压缩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经费等整体要求的影响。

高门槛和偏远地区的岗位遇冷

华图教育范雯雯告诉记者,根据近两年国考和省考的数据分析,条件限制多、门槛高、偏远地区的岗位报考通常会遇冷。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央编译局中马恩列斯著作编译部的一个岗位要求俄语六级以上,并且有一定英语或德语基础。像此类岗位要求条件较多相对来说符合条件的比较少,因此报考人数较少。

除了门槛高的岗位报考人数少之外,偏远地区的岗位报考也遇冷,有些甚至出现“零报考”的现象。考虑到偏远地区报考人数少的问题,北京市2014年公务员招考,首次提出对首都生态涵养区等部分艰苦职位采取设置户籍或当地生源资格条件,适当降低报考的学历要求,不限工作年限和工作经历,一般性职位不做专业要求等措施,以努力解决艰苦偏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问题。

华图教育范雯雯表示,考生倾向于选择岗位平台较高,升迁和发展机会较多的岗位,并且选择的相关职位往往集中在北京或者主要的省会城市,主要原因在于考虑到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对舒适,社会地位及整体接触的环境较好。另外像税务、海关等也是考生们热捧的部门。

就业压力是报考公务员的主因

去年中央颁布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从颁布至今,这些规定和禁令是否会影响学生对考公务员的选择、公务员是否会继续“热”下去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公教育李永新认为,这些规定和禁令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目前来看,尚未带来实质性改变。

据调查,就业压力大、社会地位、稳定性、福利待遇好等是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去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应届生人数达699万,很多学生叫苦不迭。但是已经有明确数据显示,今年的应届生人数将突破700万,工作难找,很多存在就业压力的学生都会参加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李永新谈到,就业难一直是影响公务员报考的主要因素。“公务员仍然是很多人就业的第一选择,它的稳定性、保障性以及社会地位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短时间内,公考很难真正‘冷下去’。”

建议 考前调整好心态最重要

今年地方公务员联考在4月12日举行,对于即将参加公务员省考的考生来说联考已经临近了,华图教育范雯雯建议考生:一方面复习仍然不能懈怠,要对以前复习的内容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要调整好心态,对公务员考试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把它只是当成人生的一种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以自信、饱满的状态走进考场。

中公教育李永新提醒考生:1.寻找考试状态,根据考试时间提前调整作息时间;2.调整心态,这个阶段应该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多看看之前做错的题;3.关注申论热点,增强自己对于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能力;4.细节制胜,比如提前打印好准考证、熟悉考场、字迹工整、注意试卷准考证号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