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烧“豪车”代祭扫 清明祭奠成摆谱比阔“名利场”

2014-04-04 13:32:4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代祭”“代扫”行为,更是远离孝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公墓管理单位,可以为祭祀者提供“代祭”“代扫”服务。

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福寿园工作人员介绍,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的流程包括:墓碑擦拭、呈上贡品、上香、3鞠躬、献9枝菊花,烧金元宝一袋等。整个过程由两人完成,用时30分钟,收费200元。

在网络上搜索,可以发现不少“代祭”网店,收费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为了打消顾客的疑虑,店家可以全程拍摄祭祀过程,并提供图片和视频;还有的网店可以提供“代叩头”“代痛哭”等业务,“单人跪下叩头三个,售价一百元。”

“委托陌生人代为祭扫的行为,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民俗学家艾君认为,无论是“代祭”还是“代扫”,都背离了孝道,甚至有虚情假意之嫌。

专家指出,除了“代祭”“代扫”行为之外,“厚葬薄养”也不符合孝道。但时下,一些子女当老人健在时未能细加照顾,而在老人去世后投入重金“厚葬”“厚祭”。

“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不少老人很有意见——活着的时候子女不管不问,去世后隆重祭祀还有什么用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贺雪峰指出,一些子女在老人辞世后大操大办葬礼,“都是办给别人看的”。

寻找传统价值,树立文明风尚

“清明祭扫中的不良倾向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人们采取种种方式缅怀先人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任由负面、低俗的不良风气传播,可能会导致价值观的混乱。

专家认为,弘扬孝道不妨提倡“厚养薄葬”,孝敬老人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说说话。特别是在老人病榻前尽义务,是检验子女孝心的重要标志。至于老人去世后,是否烧“豪车”、烧“别墅”等进行祭祀,并不能彰显孝心。

“至于‘代祭’‘代扫’行为,更是丢弃了传统,而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艾君说,祭祀中的不良风气源于理念偏差,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形成文明的祭祀风尚。

贺雪峰说,清明祭祀是一种将人们与故土联系起来的精神纽带。清明与中秋、端午一样,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努力维系,不断丰富其内涵,使之发扬光大。(记者梁建强、李鹏、付昊苏、高洁、宋强)

编辑: 于熙 标签: 豪车 清明 别墅 名利场 代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