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时政
“背书帝”揭示官场潜规则:当背书帝好过说错话
2011-04-28 13:30:38      来源:武汉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背书帝”揭示官场潜规则:当背书帝好过说错话

“背书帝”揭示官场潜规则:当背书帝好过说错话

当被询问钢铁产能时,马科长称钢铁产业工人比较丰富。

“背书帝”揭示官场潜规则:当背书帝好过说错话

当被询问钢铁产能时,马科长笑而不语。

“背书帝”揭示官场潜规则:当背书帝好过说错话

当被询问钢铁产能时,马科长小声告诉记者“别讲了,别讲了”。

“背书帝”揭示官场潜规则:当背书帝好过说错话

再次询问时,马科长说“说不出来”。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武安钢铁调查——难回答的钢铁产能问题”。当地发改局官员面对记者询问钢铁产能的问题,先是无言以对,再答非所问,不管记者怎么问,马科长坚持用“背诵背景材料”回答,并多次表示“不讲了”。(4月27日《新京报》)

马科长成了“背书帝”,恐怕并非对工作业务情况不熟悉、不理解。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敢多说话,不敢乱说话,害怕话说多了而说错了话。说白了,宁当被广大网友唾骂的“背书帝”,也不愿意因说错话被领导批评。

了解官场潜规则的知道,官员接受记者采访,被骂为“背书帝”,最多被广大网友和媒体骂骂。但是单位的领导并不会因此而批评“背书帝”,相反很乐意,毕竟“背书帝”没有把事捅大。同时,“背书帝”的背书行为实际为单位赢得了应对舆论监督的宝贵时间。当然有关部门为了平息舆论,可能会对“背书帝”给予处理,做做样子,过一段时间,“背书帝”照样官复原职,甚至高升。

然而,官员不当“背书帝”,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超出事先单位准备好的材料,多说一些话,极有可能说“错话”,说出了不该说的真实的话,将一些秘密泄露出去。这样的不走形式的采访,即使得到广大网友的赞誉,但如果领导很生气,利益部门很生气,后果就很严重。

权衡两者利弊,显然是宁当“背书帝”,也不愿、不会自找麻烦的多说一句话,“背书帝”承担的风险远远好过说“错话”。(何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对话人:记者 富子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长 陈君石 如果两国依据各自标准都无法解决争端,就按照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1962年成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协调建立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来解决。>> 详细
点击排行
  统计局将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公安部通报北京大兴火灾 暴露出3个主要问题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