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七 协调发展的中国方案

2012-10-30 10:52: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

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中央连续出台9个“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

十年孜孜以求,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基础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神来之笔”,为统筹城乡发展定位架构。

从“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到“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再是“以农言农”,不再是“工业优先、城市偏向”,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思想新理念,引领开启统筹城乡发展新纪元。

从彻底取消农业税到实行农业“四补贴”,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强农惠农富农,多予少取放活,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新政策新举措,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

但它绝非“削峰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并非城市对农村的单向度援助和帮扶,而是基于差异互补的共赢。

重庆市在统筹城乡改革实验中打破城乡界限,让城市和农村资源双向流动,城乡优势在互动中实现互补。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大,如今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

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对“三农”的拉动日益明显。这十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农业形势、农村发展对工业和城市的支撑日益突出。这十年,我国社会结构迎来了一个历史性变化,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有力地支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为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精彩热图

“健眼操女孩”现身微博

《好声音》歌手爆笑撞脸